不同催化剂催化下苊偶联反应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合成新型高分子中间体,本文分别研究了在BF<,3>、AlCl<,3>、FeCl<,3>等常用无机盐Lewis酸和[Bmim]Cl-AICl<,3>、[Bmim]Cl-FeCl<,3>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苊在温和条件或微波下的偶联反应。实验成功合成了功能高分子中间体联苊,并利用旋转蒸发、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多种提纯方法得到了3,3’-联苊纯品。根据提纯物的GC、GC/MS、FT-IR、<'1>HNMR等谱图确定了结构,并利用加入自由基猝灭剂的方法探讨了各催化剂催化苊的偶联反应的机理。 实验考察了催化剂与反应物配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3,3’-联苊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了各催化剂作用于苊的偶联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 1)BF<,3>(乙醚)催化的优化反应条件:苊lmmol,PhNO<,2>5ml,BF<,3>(乙醚)3.36mmol(1ml),微波功率220W,反应时间3,5min。在以上条件下,3,3’-联苊的产率为5.3%,选择性83.4%;AlCl<,3>催化的优化反应条件:苊2.5mmol,n(AlCl<,3>):n(苊)=1.2:1.0,PhNO<,2> 20ml,反应温度12℃,反应时间5h。在上述条件下,3,3’一联苊的产率为28.9%,选择性86.2%;FeCl<,3>催化的优化反应条件:苊2.5mmol,n(FeCl<,3>):n(苊)=2.3:1.0,PhNO<,2>20ml,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5h。在优化条件下,3,3’-联苊的产率为30.7%,选择性92.5%。 2)[Bmin]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的优化反应条件:苊2.5mmol,n(AlCl<,3>):n([Bmin]Cl)=4.0:1.0,离子液体中的n(AlCl<,3>):n(苊)=6.5:1.0,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4 h。所得3,3’-联苊最高产率为34.7%,选择性97.7%;[Bmin]Cl-FcCl<,3>离子液体催化的苊偶联反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优化反应条件:苊2.5mmool,n(FeCl<,3>):n([Bmin]Cl)=3.0:1.0,离子液体中的n(FeCl<,3>):n(苊)=4.0:1.0,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4h。3,3’-联苊的最高产率为38.5%,选择性99.1%。对于苊的偶联反应,该两种离子液体不仅催化效果比BF<,3>、AlCl<,3>、Fea<,3>等常见无机盐Lewis酸好,而且具有催化剂和溶剂的双重功效,既对环境友好,又可重复使用,其中[BInin]cl-FeCl<,3>性能更优。 苊在BF<,3>和AlCl<,3>催化作用下,可以通过自由基历程得到3,3’-联苊;Fea<,3>催化苊的偶联可能是碳正离子反应机理;而[Bmin]Cl-AlCl<,3>和[Bmin]Cl-FeCl<,3>离子液体则是通过碳正离子历程催化苊得到3,3,-联苊。
其他文献
  Social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for many fundamental aspects of life and influence behavior and physiology.Disruption to social bonds can be detrimental
会议
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最普遍并发症。白内障手术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
会议
  The beat of rodent population cycles resonates at every level of Northern ecosystem food webs.Suggestions of a general collapse of cycles since the 1980s ha
二氧化钛由于其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得到广泛研究。然而,TiO2不是完美的光催化剂,一方面,TiO2的禁带能隙较宽,只能被占太阳光不足5%的紫外光所激发,不能充分利
纳米压印工艺 利用软模板进行压印工艺可以提高大面积图形均匀性,并且提高图形的成品率,可以制作极高分辨率的纳米图形,是制作大面积纳米图形的不二选择.
会议
会议
  Behavioral ec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offer novel solutions to rodent management problems wher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using lethal control are either dif
内容 光网络技术创新:传送网向SDN架构的演进与挑战 光器件技术创新:光器件技术创新对于物理层变革的影响 光纤技术创新:骨干光纤技术创新对于物理层变革的影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