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部颁定《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是语文教育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育的途径和手段,而情感教育价值观是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手段。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把对知识的掌握当成唯一的目标,语文的教育和学习陷入了功利主义的境地,完全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知识的传授,而无人格和情感上的交流。失去了情感的依托,语文教学变成了“学店式”,没有了情感作为纽带,高中语文课堂毫无生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文言文的教学,面对高考的考试形式,文言文教学更侧重对文言知识的学习,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注重对文言知识的传授,而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课堂教学生硬死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文言文难教,文言文难学”,这是高中语文课堂出现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农村高中最为普遍。实际上,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困境。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这种现状,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以往的教学改革,包括对一些教学理论的了解,再加上笔者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四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解决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困境的最佳手段就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本文依据“情感教育”理论,研究农村高中文言文实施情感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结合笔者对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了解,探究农村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困境,对高中文言文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进而提出解决农村高中文言文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提出的策略具有可行性,希望能够运用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够督促笔者在以后的教育中把情感教育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