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替代燃料碳烟生成机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详细准确的碳烟生成机理对柴油机碳烟排放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构建包含柴油所有组分的详细动力学机理是不现实的,而采用替代燃料来表征柴油的某些重要组分是当前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CFD耦合化学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柴油替代燃料碳烟生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首先搭建KIVA-CHEMKIN数值模拟平台,采用块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对三维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余隙-侧隙容积法对网格模型进行压缩比补偿,并在实际发动机工况下对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随后采用“半解耦”思想构建了一个包含111种组分和542个反应的正庚烷-丁基苯-多环芳香烃(BRF-PAH)柴油多组分替代模型,并提出了一个最敏感反应的评价体系。丁基苯子机理则通过DRGEP、敏感性分析和反应路径分析等方法简化得到。基于滞燃期的敏感性系数图对该模型的关键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在滞燃期、层流火焰速度、组分浓度和HCCI发动机等方面均能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尤其在碳烟前驱物乙炔(C2H2)、苯(A1)和茚(IND)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在一台四缸高速柴油机上开展四种不同柴油替代燃料的DICI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性能表现情况,并对碳烟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苯或丁基苯的加入都会使混合燃料的滞燃期延长,但掺混相同比例丁基苯对滞燃期的影响明显比甲苯弱;TRF20(20%甲苯+80%正庚烷)和BRF30(30%丁基苯+70%正庚烷)的滞燃期都与柴油接近,且在燃烧和排放性能方面基本相似,均可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在碳烟粒径分布方面,BRF30的粒径分布明显不同于TRF20,其在发动机常用工况下与柴油更加接近,尤其是核态颗粒。为了进一步阐明不同替代燃料的碳烟生成机理,采用CFD计算程序耦合BRF-PAH简化机理进行不同柴油替代燃料缸内直喷燃烧与碳烟排放的多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能够与试验结果保持一致;丁基苯或甲苯的添加促进了 PAH和碳烟的生成,同时也改善了燃油混合过程从而减少碳烟生成,因此,最终碳烟生成情况取决于上述两种过程的竞争结果;从碳烟粒径和数密度的空间分布来看,BRF30比TRF20更易产生小颗粒,且BRF30能够更好表现柴油的粒径分布情况。综上所述,丁基苯比甲苯更适合作为柴油中芳香烃的表征组分。此外,本文机理很容易拓展到更为完善的柴油多组分替代燃料简化机理中,对实现PAHs和碳烟排放的准确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ethane,DBDPE)为添加型溴代阻燃剂,随着传统溴代阻燃剂的生产和使用的限制,作为替代品广泛用于各行业,并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普遍检出。目前关于DBDP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介质的分布、动物体的毒性效应及光降解各方面,对于其在植物体内的迁移传输机制的研究非常有限,对其引发的根际化学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效应还不清楚。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如下
目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各国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灰葡萄孢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致病真菌,它们寄主范围广,来源复杂而且是潜伏侵染,腐生
已知两个叶色突变体MR31和MR71的突变基因已被克隆。MR31是一个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该性状由基因TCD10的突变引起的,由蛋白质预测网站可知,这个基因编码一个PPR蛋白。突变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过程中,构件在表现出较大应变之前,已经出现更大的应变梯度,监测应变梯度具有更加敏感、更早捕捉损伤的优势。本文以平面应变梯度理论分析为基础,为了满足土
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应对当前化石能源耗竭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太阳能电池因其洁净无污染、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作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问世以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由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间不可避免的缺陷态容易引起电子-空穴复合损失,因此降低缺陷态密度、加快载流子迁移成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
城市道路交通异常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部署在道路上的固定检测器或者行驶在城市路网中的浮动车返回的数据检测城市中哪些道路发生了异常,为城市交通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系统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优秀生物模式系统,该系统已经被普遍的应用在与病毒相关的靶基因和宿主因子的生物研究。细胞自噬在真核生物中都是非
本文基于CCL语料库,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不免”“难免”“未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语法上,三者在宏观的句子选择、中观的谓语选择和微观的副词共现上显出规律性。宏观上,三词的共性在于都只选择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都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中观上,“不免”较多地选择心理动词、判断动词、褒贬义形容词和述人类形容词;“难免”较多地选择动作动词、变化动词、能愿动词、贬义形容词和
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并购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并购失败率也逐年上升。鉴于此,国家出台政策规定在并购中设置业绩承诺,以降低并购中的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业绩承诺并没有起到降低并购风险的作用。根据WIND数据显示,业绩承诺完成率从2016年的87%降到了2019年的66%。原因在于,业绩承诺的设置会加剧并购中的风险。所以,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需要对业绩承诺下的并购风险进行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