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渗滤系统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的一种生态学方法,有造价低,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对于土地渗滤处理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快对地下渗滤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土壤的渗滤性能进行了探讨和测试,测定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了出水水质随污染负荷的变化情况,以及特定条件下进水流速对系统影响。经过实验及对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经过测试,在待选的几种配比方案中,锯末、陶粒、炉渣、土壤四种材料按1: 2: 4: 5的比例填配时,渗透性能最佳。
(2)系统对CODcr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特别是增大有机负荷后,去除率仍-直保持在80%以上,且出水水质变化较小。这说明系统有一定的抗污染物负荷能力。
(3)两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的污水处理实验表明,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大而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比较小,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能力。
(4)经对比测试,在一定的条件下,低流速时的处理效果优于高流速时的处理效果,因此不能靠单纯的增大流速,来提高系统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而最佳流速的确定,须选择多种流速进行反复测定。
(5)对生活污水中N、P等营养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基本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CJ/T 48-1999)水质标准。其中,对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特别是在水力负荷增大到10cm/d后,平均去除率只有50%左右,可能由于对实验条件变化及实验中落干期相对过长的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