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厄德里奇《痕迹》的原型批评解读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斯·厄德里奇(1954-)是美国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中的代表人物,在美国印第安现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痕迹》忠实而深刻地描绘了生活在北达科他州的齐佩瓦族印第安人在白人入侵后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该书于1988年一经出版立刻登上美国畅销书榜名,并引起美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至今,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美国本土文化、小说主题、意象及后现代、后殖民及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痕迹》进行分析,然而还鲜有学者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阐释。因此,本论文将依据加拿大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诺斯若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系统分析小说《痕迹》中的人物原型及叙事程式原型。论文简要介绍了路易斯·厄德里奇的生平、她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及小说《痕迹》的故事梗概。在回顾国内外批评家对《痕迹》的研究概况基础上,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价值所在,并概要介绍了神话原型理论的重要概念和发展史,重点阐述了弗莱原型理论的核心概念——原型与叙事程式原型。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人物原型与叙事程式原型两个方面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分析。在人物原型部分,论文分析了小说《痕迹》中四位核心人物与圣经原型及美国本土神话原型的对应关系及小说作者利用这些原型人物想表达的小说主题;在叙事程式原型部分,论文基于弗莱提出的喜剧、传奇、悲剧、嘲弄和讽刺的叙事程式原型对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小说作品从喜剧到传奇、再从传奇到悲剧、最后终结于嘲弄与讽刺的叙事程式原型使得读者对当前美国本土人们生存状态进行深思与反省。通过上述分析,本论文旨在说明:通过原型批评理论对该小说中的人物原型与叙事程式原型的分析指出美国本土人们遭遇白人入侵后,少数族裔文化与白人主流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导致少数族裔在身份认同上的迷茫和迷失。厄德里奇通过《痕迹》这部小说指出:任何想抹去自己部落文化痕迹的美国本土人在这种多元文化环境中只会迷失自己;而任何拒绝承认白人文化的美国本土人也无法找到自己正确的生存模式。对于当代美国本土人们来说,正视自己部落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应以一种发展的目光接受并吸收白人文化才能真正让他们立足于现实。
其他文献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中组部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
学位
介绍了香港新机场高速路2.5m、深100m灌注桩成孔过程中钢护筒的沉入拔出、穿越复杂地层及护壁化学泥浆的无公害处理等技术。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of sinking an
学位
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图像的小波系数Hu矩特征值并结合支持向量机监测生物组织损伤的方法。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新鲜离体猪肉组织进行辐照,实时获取辐照前后的B超图像,并对其
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选举制度、社区管
一种由锚杆静压桩方法改进而来的建筑物托换新方法——梁式静压桩托换法,具有施工机具简单轻便、作业面小,可在室内施工、能耗低、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可进行快速
广州地铁盾构区间隧道在4栋6~9层的桩基楼房下方穿越而过,并破除隧道范围内的约150根桩基。利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和钻孔灌注桩组成托换结构,成功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并攻克了多个难题
黑人大迁徙一直是托妮·莫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这也在她的第六部小说《爵士乐》(1992)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国内外现有研究不同,本文主要从迁徙叙事视角来研究《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