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磷酸酯阻燃剂对PP和PET的改性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对材料阻燃性能的要求提高,阻燃聚丙烯(PP)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本文以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ODOPB)、4,4’-联苯二酚和二氯磷酸苯酯(PDCP)为原料,制备出两种成炭性能较好的聚苯氧基磷酸-2-10-氢-9-氧杂-磷杂菲基对苯二酚酯(POPP)和聚苯氧基磷酸联苯二酚酯(PBPP)两种阻燃剂,并与聚磷酸铵(APP)以1:2的质量比混合后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形成一系列不同的PP/FRs复合材料体系,并对其各自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等进行表征。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和纤维领域。一般添加无卤阻燃剂,其中聚磷酸酯类阻燃剂因高效、分子量大、低烟无毒等特点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在前期通过简单的聚合反应制备了两种新型聚磷酸酯阻燃剂POPP和PBPP,并将其分别与APP、蒙脱土(MMT)形成不同的复配体系应用于PET中。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测试结果如下:(1)采用熔融法制备POPP和PBPP两种新型聚磷酸酯类阻燃剂,并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均有两个热分解阶段且成炭性能较好,700℃时POPP的残炭量为36.39%,PBPP的高达51.84%。(2)以POPP和PBPP作为成炭剂,和APP进行复配后形成不同的FRs并将其应用于PP和PET中,为了探究阻燃改性PP、PET时,POPP、PBPP和APP之间不同的复配比例对其改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和PET体系中都是1:2的复配比例效果最佳。(3)将POPP/APP与PBPP/APP分别应用到PP中对其进行阻燃改性研究,用LOI及UL-94垂直燃烧、TGA-DTA、锥形量热(CONE)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及燃烧生成的残炭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PP体系,相同添加量下,POPP/APP较PBPP/APP有更优异的阻燃性能。(4)将POPP、PBPP与MMT、APP组成不同的复配阻燃体系—POPP/MMT、POPP/APP、POPP/APP/MMT(PBPP与此配比相同)分别添加到PET中,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与APP单独复配时,PBPP/APP-PET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从热重分析中也可看出PBPP/APP-PE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更好,且两体系相比较,其中PBPP/APP-PET的HRR、EHC、THR降低的幅度更大;而在与MMT单独复配时,反而是POPP/MMT-PET体系的阻燃效果较好;两体系分别在和APP复配的基础上添加1%的MMT后,不但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残炭量,降低了阻燃剂的添加量,而且表现出较好的抑烟效果,节约了成本。
其他文献
“九五”以来,重庆市育成、推广小麦新品种10余个,累计种植面积100万hm2以上,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具有突破性的育种
民族乐器“梅”是中国北方笛属类乐器的一种,常用于北方地方小戏二人台音乐之中。本篇论文通过对典籍文献的分析,将“梅”与“枚”这两种相近的称谓进行辨析与释义,从中国笛
面肌痉挛以一侧面部肌肉抽搐样收缩为特点,起病常从眼轮匝肌的轻微抽动开始,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本病常于情绪波动或疲劳时加剧,睡眠时消失。中医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各类学校的校园规模不断扩张。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各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管内规模比较庞大。传统的
分析富水地层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利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3D的流固耦合模块,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不同围岩等级、埋深情况下,流固耦合作用对围岩应力场、位
资源型城市由于其主导产业是矿产资源的开发,有限的资源开发带来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且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存在着环境、运作机制和结构的
阐述了我国城市景观存在的危机,以天津为例,论述了天津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为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
通过研究温度、培养方式、盐分胁迫对何首乌种子发芽的影响,为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及田间播盐种胁提迫供条参件考下。,随采着用盐培浓养度皿的法升培高养,种种子子,发统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