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置石掇山设计理法论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园林始终延续着自然山水园的道路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优秀的园林体系。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也决定了置石掇山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刘敦桢先生曾经说过:假山是中国园林中最为灵活、最为具体的造园手法。“最为灵活”可理解为假山在园林中复杂的功能和用途,它既是工程材料,同时又有造景作用。它甚至是设计者在造景过程中,解决棘手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而“最为具体”指假山造景手法的多样性,虽然“无园不石”,但每个园林的假山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少有雷同。所以假山堪称中国古代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置石掇山的园林不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古代园林以“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著称,之所以能够体现高于自然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得之于置石掇山的艺术创作。造园并非简单地利用或模仿自然界的原始状态,而是经过概括、提炼,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自然的人化”。置石掇山设计“有真为假”地在创作上以自然山水为原型,在自然的基础上,表现出“作假成真”的艺术效果。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置石掇山不仅可以作为园林的主景和地形骨架,而且可以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置石掇山还起到连接诸多造园要素的功能。利用其陪衬建筑物和点缀空间,能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此外,置石掇山还有实用方面的功能作用,如驳岸、护坡、挡土、花台、甚至可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山石器设等。古代园林中置石掇山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然而,在当今,现代园林作为世界性文化潮流冲击着我国古老民族的传统艺术。现代园林中的置石掇山,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革。在此之前,前辈学者们关于园林置石掇山的研究各有所涉猎,而较少侧重于设计理法的论述。本论文在总结置石掇山发展源流及哲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文献资料,结合理论踏查现存设计实例。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中心,分别从“相地合宜,构园得体”、“问名心晓,以实符名”、“章法严谨,布局灵活”、“远观有势,近看有质”、“余韵玉成”等五方面阐述置石掇山设计理法序列。探讨如何将置石掇山这一传统的园林艺术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的实践,使之“古为今用”。
其他文献
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成为美国历届政府重点经营的地区。冷战后,中东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突出,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
风湿性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其中有些治疗不当或久治不愈,最终致残,给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及经济上带来了重大的损害及负担,关节疾患大都呈慢性、进展性过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成员,中国产品进入到国际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各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向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
本文结合汽车维修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意识、重视检测站的作用、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中日既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两国在地域、历史和文化上紧密相连。日本在战后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其设计也随着经济的腾飞而成为全球极具
孤立性血尿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病情易迁延反复,有部分病人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造成家庭及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综合目前国内外诊断、治疗儿童孤立性血尿现状及其病理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下简称《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于1999年12月25日颁布,并于2000年7月1日生效施行。该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海事法制的一大进步,初步形
2008年是我国危机频发的一年,从开年以来的南方特大冰灾到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从藏独势力的猖獗到“三聚氰胺”事件,这一系列破坏力极大的公共危机显示,危机管理已经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渴望健身,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日渐增强,健身需求迅速增大,大众健身热潮的迅速兴起,但是由于我国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