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诞生以后就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课题。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成都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中心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对于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评述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建立了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成都市1995~2004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对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 1、指标体系构建。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判断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包括环境支持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第二层,即判断层,总共有17个二级指数,第三层,即判断层,有42个三级指标。 2、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数确定。在收集成都市1995~2004年各项原始数据基础上,通过隶属函数对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进行无量刚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加权法求得成都市1995~2004年经济(Ec)、环境(En)和社会(Sc)可持续水平指数。 3、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为了更好的实现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设计了水平指数(LI)、发展指数(DI)、协调指数(CI)三个综合评价指标。通过综合研究和数据分析,总体来讲成都市的发展是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另一方面揭示了成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如①总体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增长后劲略显不足;②持续发展协调性较差;③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趋突出等问题。 4、对策及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等方面的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