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黄酮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是一种菊科(Compositae)茼蒿属(Chrysanthemum)药食两用植物。茎叶可食用,具有调理脾胃、降压补脑作用。茼蒿籽为植物学上的瘦果,有棱,褐色,千粒重为1.5~2 g。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茼蒿中含有多种类型化合物,例如黄酮、酚酸、生物碱、杂环化合物、植物甾醇和挥发油等。其中黄酮和酚酸类物质是茼蒿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这两类物质存在菊科植物中分布较广泛。包括镇咳祛痰、植物化感作用、杀线虫、抗肿瘤、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护肝和抗菌等生物活性在茼蒿提取物中均表现明显。茼蒿发挥植物化感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目前对于茼蒿茎叶成分研究已有报道,而茼蒿籽黄酮成分研究较少。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茼蒿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提取茼蒿籽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8%、液料比25:1、温度72℃、微波功率500 W和微波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茼蒿籽黄酮的提取率为3.15%。(2)通过绘制D101型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得到其对茼蒿籽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量为25.5 mg/g。选取纯化条件样品液浓度1.0 mg/mL上样液p H=4、上样吸附流速2 BV/h、洗脱液为70%乙醇溶液,体积为3 BV。制备色谱单次上样量为15mL(即含150 mg粗黄酮),500 mg茼蒿籽粗黄酮的纯化约80分钟完成,并且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分离出了四个组分。结果表明,制备色谱快速纯化系统能够将茼蒿籽总黄酮进一步分离,并且各组分纯度均有所提高。(3)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串联两种方式对茼蒿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共鉴别出11种化合物,其中8种对照标准品,确定分别为奎宁酸(95.0?g/g)、新绿原酸(145.5?g/g)、绿原酸(1693.0?g/g)、咖啡酸(144.5?g/g)、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027.0?g/g)、1,3-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78.5?g/g)、牡荆素(145.0?g/g)和芹菜素-7-葡萄糖苷(184.0?g/g),另外3种根据二级碎片离子并参考相关文献,推断为5-阿魏酰奎宁酸(91.0?g/g)、DCQA isomer1(1031.5?g/g)和DCQA isomer2(51.0?g/g)。(4)通过化学法和细胞模型法对茼蒿籽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在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脂质过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强于抗坏血酸、个别组分在脂质过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也强于抗坏血酸。在细胞模型抗氧化能力中,茼蒿籽黄酮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在1.0-500.0?g/mL浓度内未表现出毒性,且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存在。
其他文献
转喻(metonymy),也称换喻、借代,转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意义的改变”。传统上,转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被逐渐认为是
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已经传承了六十多年,它的基本内涵是忠诚精神、敬业精神、仁爱精神和勤俭精神,暗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本文对马克思
回顾20年来民企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民企的淘汰率极高,有三年换一批的说法,甚至某些规模已经较大的民企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难以翻身.巨人、爱多、三株、沈阳飞龙、南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