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呋喃及其双自由基衍生物的合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呋喃是最简单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具有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呋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呋喃类化合物中,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物质。苯并呋喃又叫做氧茚或香豆酮,是众多天然产物和非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结构单元。人们发现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不仅在药物分子、生物活性分子中有重要应用,而且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电致变色、光电探测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合成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利用酸催化2-苯氧基乙醛缩二乙醇通过分子内傅里德-克拉夫茨环化反应,是最直接和经济的构筑苯并呋喃的方式。传统的催化剂具有后处理繁琐、底物适用范围窄、金属催化剂昂贵等缺点,这限制了这个催化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发现可以使用磷酸作为该环化反应的催化剂,这个方法具有产率高、非金属催化、催化剂便宜易得、反应后处理方便等优点。同时,我们也对该催化体系的底物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催化体系不仅对含有烷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等给电子取代基的底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而且对含有氟、氯、溴、碘、羰基、酯基等吸电子取代基的底物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分离产率最高可以达到94%。该催化体系很好的扩展了通过分子内傅克反应合成苯并呋喃的方法,也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双自由基化合物是一种包含两个弱相互作用单电子的化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双自由基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信息存储材料、电子器件、分子磁体、光电子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由于双自由基分子中存在未成对电子稳定性差,很容易发生氧化或者聚合反应,所以在双自由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中,分子的稳定性就成为了合成和应用中关键的问题。在本论文中,基于苯并呋喃母体我们设计了一类新型双自由基分子(TCBDF、C4-TCBDF、C8-TCNDF),在双自由基活性位点引入强吸电子基团氰基来降低分子的HOMO、LUMO能级以提升分子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CBDF、C4-TCBDF具有双自由基特性和较好的空气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7、536和630nm。与它们反应原料的吸收波长相比分别发生了215、226和252nm的红移。根据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边计算得出它们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6、1.59和1.56eV,带隙较窄。所以这类化合物在窄带隙有机半导体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粤西某山区医院急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该地区人群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特点,以为临床指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粤西某山区三甲医院
会议
双组分信号系统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感受并传递环境信号刺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双组分信号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研究表明双组分信号系统参与植物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书面表达的教学现状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并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24  一、进行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原因 
  目的 探讨及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进展组,
会议
振动流化床是流态化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在生物化工、仪器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对其研究具有实际意义.颗粒状物料的干燥是涉及众多产业部门的一个高能耗作业.用振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弥散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DWI)不匹配指导觉醒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9
会议
学位
自旋交叉(spin-crossover;缩写为SCO)指自旋态之间相互转换现象。在六配位、八面体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当过渡金属离子电子组态为3d4-7时,存在两种可能电子构型,对应着过渡金属
  目的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及颅内结构受损的动态改变仍不清楚,本研究使用多b值DTI技术动态测定了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在缺血前后灰质和白质部位的变化情况,并动态观察其认
结直肠癌作为目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治疗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基于5-氟尿嘧啶(5-FU)的化学疗法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化学疗法,但其耐药性仍是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