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东部矿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炭生产重心正逐渐向西部矿区偏移。西部矿区普遍具有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厚度大,地形条件复杂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采动地表裂缝是一种由开采作用所致在矿区地表形成的常见非连续变形,具有大变形、非连续和突发性等特征。特厚煤层采动由于一次性采出空间大,其地表移动变形与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均相对剧烈,在特厚煤层采动矿区地表裂缝分布尤其普遍。因此西部矿区开采正面临更严重采动地表裂缝问题及其导致土体破坏、二次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预测模型等问题,以甘肃省东峡矿区特厚煤层采动为研究背景,以采空区上覆岩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实测分析、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矿区采动地表裂缝实测及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矿区地表裂缝分布特征及其与采空区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总结了矿区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分布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矿区特厚煤层采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上覆岩层移动机理、地表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规律模拟分析,揭示了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形成机理及其形成主控因素;利用弹性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理论,结合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形成主控因素分析结论,基于地表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公式建立了特厚煤层采动地表裂缝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于矿区应用及验证,同时根据采动地表裂缝形成主控因素分析结论,结合矿区实测地表裂缝分布特征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地表移动变形的采动地表裂缝分布特征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笔者基于多年的工程测量经验,结合阅读的大量相关文献,从工程测量学的新定义出发,论述了测量学的现代发展对测量学传统定义的颠覆,其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近年来有关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电力传输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性强及使用灵活便捷度高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适用于一些特殊使用场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通讯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的不断普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较于其他类别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
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用量也在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在下降。是在高产条件下摸索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动态及增产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赣榆县小麦高产、
<正>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医疗保健研究和体系建设,以保障人民大众的福祉,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求做到积极预防疾病,而不是被动应对,以及正确诊断一些病况。在这种形
综述了固体碱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特点,讨论了固体碱催化剂在油脂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护理对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62例经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绿色环境、生态保护与改善及林产品的需求稳增不减。林业作为生态建设和
镁海水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具有比能量高、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特点,作为水下动力电源的优势显著。海水电池正极材料对海水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开发高性能海水电池正极
目前,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各级政府组织十分重视民生问题。而征求意见稿是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常用方式,可以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然而,由于不适当的话语,一些征求意见
热释电红外电子元器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其核心材料(热释电陶瓷材料)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热释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PZT热释电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