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红瘿蚊发生规律与地膜覆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rbr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枸杞红瘿蚊俗称“枸杞癌症”,是宁夏枸杞生产中的常发灾害性害虫。地面覆膜防治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的无公害植保技术之一。其防治枸杞红瘿蚊的机理是以枸杞红瘿蚊地下虫态为防治对象,通过地面覆膜,将羽化出土的枸杞红瘿蚊成虫封杀于膜下,在上树危害之前,切断其生活循环,达到防治目的,避免了传统的以树冠上花蕾中虫态为防治对象,采用有机磷农药防治的众多弊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在系统调查宁夏地区枸杞红瘿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地面覆膜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枸杞红瘿蚊在宁夏1年发生6代。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于幼蕾内,幼虫孵化后蛀食子房,使花蕾肿胀为畸形并形成虫瘿。6月上旬至下旬形成第1次危害高峰。7月上中旬高温期危害程度下降,7月下旬至8月中旬,危害秋季花蕾,形成第2次危害高峰。至9月末代幼虫老熟,入土做茧越冬。2.试验观察表明,枸杞红瘿蚊幼虫入土高峰在9:00前,占入土总数77%,9:00至20:00时幼虫入土数量占总数的23%。在土中集中分布在3cm土层,9cm土层很少。化蛹羽化前9cm土层中幼虫数量减少,而3cm土层中幼虫数量增加。3.采用地膜覆盖防治技术,对枸杞红瘿蚊防效在98%以上;避免了包括地面有机磷农药封闭在内的农药防治,使枸杞生长期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次左右,降为大约6次/年。地膜覆盖防治试验地瓢虫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比常规防治田多1倍以上。4.采用地膜覆盖防治技术,通过覆膜地增温作用,促进了枸杞主要结果枝——春七寸枝的早发、多发,亩增产可达18.9%以上;测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化学农药防治相比,综合成本投入明显降低,在不同情况下,其投入产出比达1:7.1~29.7,经济效益显著。5.试验表明,覆膜材料宽度因栽植方式不同而异。以枸杞树冠冠幅在地面上垂直投影宽度加15cm,厚度在0.008-0.016mm为宜;微膜、农膜、除草膜和地膜均可使用。6.枸杞红瘿蚊幼虫入土前的土壤灌水,可使枸杞红瘿蚊的羽化率明显降低。幼虫入土后灌水时期差异是造成入土幼虫化蛹、羽化出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灌溉水量大小对幼虫无明显的致死作用,对成虫羽化率影响不大。7.地膜覆盖防治技术规程以4月上中旬越冬红瘿蚊开始羽化时覆膜,5月上旬羽化结束时撤膜为宜,田间施肥、灌水及覆膜的时间顺序是先施肥,后覆膜,再灌水。
其他文献
针对小学生对于键盘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引入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批判意识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教育要完成这一重要的使命,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批判精神。受教材、教参、考试、评价等制约,教师的批
受国家法规制约和社会环保意识提高的内外力驱动,集装箱漆的水性化已成为防腐漆市场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丙烯酸乳液,相较传统乳化剂制备的乳液,以
背景:骨骼肌损伤的再生与修复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已知骨骼肌的肌球蛋白重链、骨骼肌胶原成分与骨骼肌损伤修复有关。目的:总结骨骼肌生长因子、肌球蛋白及胶原在骨骼
通过调查多年来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面积、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涉及县区人口情况、政策兑现情况、农户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效益等,对延安退耕还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
<正> 古代乐器箜篌,从历史文献来看,有横着弹的和竖着弹的两种。《史记·武帝记》讲到“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通典》讲到“其形似瑟而小,用拨弹之,非今器也。”都是指横弹
公开课是华丽的时装,家常课如朴素的布衣;公开课是经过雕琢的美玉,家常课是原生态的玉石;公开课如频频出镜的美女,家常课如默默无名的农妇;公开课是改善待遇的小灶,家常课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培养具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而传统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复到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上,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