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配体的钯络合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不对称催化形成C-C键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该反就不仅能在外消旋的烯丙位形成手性中心,而且也能在潜手性亲核试剂上形成手性中心.该文以乙酸1,3-二苯基-2-烯丙醇酯与丙二酸二甲酯的反应为模型反应,一方面对该室开发的(1R,2S)和(1S,2R)-N,O-双(二苯基磷)-1,2-二苯基-2-(N-甲基)氨基乙醇(DPAMPP)进行了考察,取得了中等程度的对映选择性;另一方面通过对DPAMPP的改造,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肿胺-氨膦配体和一系列叔胺-氧膦配体得到了高达95﹪的ee值;此外还对单齿的Monophos以及H<,8>-Monophos也进行了考察.这三类配体都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质稳定等特点.该文还用非手性钯催化活化一些简单烯丙基底物,通过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控制潜手性亲核试剂的对映异构面来实现不对称催化,其中乙到烯丙酯和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叔丁酯的反应取得了中等程度的ee值.其产物为有价值的非天然氨基酸的前体.
其他文献
该论文开展了聚苯胺微管和二掺杂效应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为:一. 导电聚苯胺微管1.在无模板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次性加入氧化剂和超声振荡辅助法制得了最细直径为100~200nm,
针对烟叶复烤过程是一个多干扰、大滞后、不确定的大热容过程,采用传统PID闭环控制无法现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现提出一种新型双重控制算法对烟叶复烤过程的出口水分过程进行
该文应用了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细胞电化学、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技术等开展了中药现代研究探索和应用.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利用细胞电穿孔技术,对影响细胞膜的电通透性的因
新型测力式松绳保护装置使用应变片电桥电路测量滑轮内轴承内圈的应变情况,之后根据应变情况计算出钢丝绳中的拉力大小,最后根据拉力大小判断是否发生了松绳故障。由于采用测
稀土三氯化物与两倍量的叔丁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锂反应,得到以氯原子为桥基的二茂稀土化合物,并得到了其中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了几个稀土化合物的结构差异.通过二茂稀
近年来研究表明乙酰胆碱酯酶(AChE)存在中央、外周两个活性部位,配体如果能同时与这两个活部位结合,其活性和选择性将大大提高.乙酰胆碱酯酶双区理论为合成筛选活性更高的AChE
该论文主要进行多酸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针对当今多酸化学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重点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寻找新型的构成多酸化合物的分子片或分子构件,二是研究多酸化合物
该文分别采用简单易得或易合成的含氮、氧杂原子有机对称配体,主要包括:(1)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为间隔基团、8-羟基喹啉环为配位端基的线型配体;(2)以氧杂或氮杂烷基链为间隔基、苯
该文论述了LAN系共沉淀起爆药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物理化学基础性质、安定性、相容性、感度和爆炸性能.首先,对LAN系共沉淀起爆药的制备方法和影响结晶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
该论文应用各种层析方法首次对采自中国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的两种软珊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18个化合物,通过IR,MS,1DNMR,2DNMR等各种近代波谱和化学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