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学中的杂糅是指社会,文化及文学元素的混合,人们用它来探讨身份,文化和写作技巧等问题。二战的终结,标志着英国社会进入了后殖民时代,越来越多的非白裔作家移居英国并用英语写作。在后殖民主义时代,杂糅正成为文学上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借助后殖民理论,来探索扎迪·史密斯小说《白牙》所体现的文化杂糅和语言、叙事风格的杂糅。
论文简要介绍了扎迪史密斯和其处女作《白牙》的研究现状,并从两代非白裔移民的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体现的文化杂糅现象。非白裔移民的自身传统文化与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发生冲突,而后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接下来的两个部分,论文还详细分析了小说在语言和叙事方面的杂糅。小说中大量使用的各种非标准英语:伦敦东区土语、牙买加克里奥尔英语、青年语言等,代表了不同的人群对于话语权力的要求。叙事风格上,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特征,包括细致的人物外表和心理描写;循环模式;时间顺序叙事等,又有现代主义特征,包括悖论;共构叙事:自由间接话语;象征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杂糅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预示着人类美好的未来,而语言和叙事风格上的杂糅无疑可以为文学创作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