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仿生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从成分仿生的角度选择胶原作为制备人工神经的材料,然后以结构仿生的思路,利用胶原分别构建能模拟周围神经特有的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的复合人工神经导管,希望以此促进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和功能的再生。2.验证用胶原的不同形态复合形成的胶原仿生人工神经导管能否提高神经修复的效果。方法1.通过酸提取法分离、纯化大鼠尾腱胶原蛋白,用1%醋酸溶解并透析后分别获得分别获得90 mg/ml,20mg/ml和1 mg/ml浓度的胶原水凝胶溶液。其中。用20 mg/ml的胶原水凝胶溶液制备管状胶原神经导管(O)模拟神经外膜;90 mg/ml的胶原水凝胶溶液制备内含有序细微管道的胶原支架(I)模拟神经束膜;1 mg/ml的液态胶原水凝胶溶液(G)模拟神经内膜。用扫描电镜观察I的结构及管道孔径,再分别检测O和I溶胀率、孔隙率以及水合状态下的导管(H-O)和支架(H-I)的力学性能。2.用O、G和I复合制成的仿生人工神经导管(OGI)桥接10 mm坐骨神经缺损,从组织学、电生理和运动功能多方面评估坐骨神经修复情况。分别用单纯O、OG和OI的不同组合做对照;另设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作为阳性对照,单纯缺损设为空白对照。结果1.扫描电镜显示I内部为线性有序微管状结构,围观的直径范围为15~55 μm,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延伸。O和I的溶胀率相当,而孔隙率分别为89.21 ± 1.72%和41.57±3.15%,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利于物质营养等交换;H-O和H-I有较好的机械行为,和一定的柔韧度,可适应一定的生理活动。2.通过行为学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O组、OG组和OI组比较,O、G和I三者组合制备而成的仿生人工神经导管(OGI)能够显著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OGI仿生人工神经导管可以加速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同时,组织学检测说明了 OGI仿生人工神经导管对于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再髓鞘化以及靶区肌组织恢复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1.利用不同浓度的胶原水凝胶制作导管、支架来模拟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为仿生神经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进一步为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的制作工艺策略。2.仿生人工神经导管(OGI)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神经损伤修复,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超常材料属于人工微结构材料,可按照人们的意愿调节其电磁特性,可实现一些奇异特性,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有的奇异特性,并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如分辨率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透镜和电磁隐形
低轨卫星为地球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阶段,而精密的卫星轨道则是卫星应用于其他科学研究的基础。当前低轨卫星的广泛应用,为低轨卫星精密定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熟应用在高精度定位测量、低轨卫星精密定轨、地壳形变动态监测等方面,目前已经成为GPS导航和定位的研究热点。目前实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导致轴突严重受损和神经元死亡,从而导致运动或感觉功能永久丧失。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s)是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后,SCs可以去除髓鞘和轴突碎片,促进轴突的去分化和增殖来再生轴突。其再生能力已被逐渐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参与细胞间通讯。而自噬(Autophage)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40 mg/d L或7.8 mmol/L。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是餐后碳水化合物消化的
管理层持股是对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产生的代理成本过高问题的一种折中解决方案,对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助力。管理层持股并掌握控制权后,容易引起对
材料的断裂机理与材料中缺陷是密切相关的,这些缺陷通常以众多的夹杂、孔洞和微裂纹形式出现。对于某些特定的平面夹杂问题,方便起见通常采用平板介质模型,视外加荷载作用于无
201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RCR Arquitectes将建筑的抒情性与理性相结合,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简洁的建筑形式、极富触感的建筑材料建立起与环境的对话,平衡着人工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物质性与透明性等关系。RCR事务所以极度抽象化的设计手法处理光线、虚空、透明性、触感等空间构成要素,他们探究图形、线条、比例的纯粹美学,构建起独特的空间设计语言,营造出具有诗意的空间氛围。因此,他们的建筑作品
国家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绿道系统正是提升城市"人性化"程度,促进绿色出行的有效策略。而目前我国在综多目标绿道系统的规划方法研究方面和国外尚有差距,难以为各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高性能GPS接收机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高性能GPS信号捕获技术是其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对高性能GPS信号捕获技术进行了研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