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对血脂四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对血脂四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四项的关系,深化中医与现代医学联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使得血脂四项的检测成为中医辨证论治时的重要参考,病情监控和评估疗效的有效手段。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2012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脂肪肝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3例进行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体重指数(BMI)、中医四诊等一般临床资料,根据症状不同程度及理化指标进行评分,采用中医辨证分为痰湿内阻型、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肝肾亏虚型、痰瘀互结型。同时测定血脂四项的检验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讨论NAFLD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四项的关系。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153例患者中,中医证型分为痰湿内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肝肾亏虚、痰瘀互结。性别、BMI对中医证候分布无显著影响。与血脂的关系,各中医证候组内比较:(1)痰湿内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亏虚型三组内的血脂四项变化规律均为TC>LDL-c>TG>HDL-c。(2)湿热内蕴型的血脂四项变化规律为TC>TG(LDL-c)>HDL-c。(3)痰瘀互结型的血脂四项的变化规律为TC>TG>LDL-c>HDL-c。各中医证型组间比较:(1)TG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关系。(2)各证型组间TC升高幅度规律为:痰湿内阻型>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3)各证候组的HDL-c水平波动在正常范围内,未统计。(4)各证型组间LDL-c升高幅度规律为:肝肾亏虚型>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湿热内蕴型>肝郁脾虚型。研究结论:本研究中的NAFLD患者普遍甘油三酯升高,痰湿内阻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明显、肝肾亏虚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明显,血脂四项的检测可以成为中医辨证论治时的重要参考,同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
海洋科技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及着力点。本文对海洋科技管理机构、海洋科技管理方式和海洋科技经费来源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在借鉴国外海洋科技管理模式和舟山
领导干部的领导力都根植于他所在的文化土壤。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意识形态,蕴涵了丰富的领导力素养。领导干部面对我国当下的人文环境如何吸取儒家文化中道德至上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英:Lumbar spinal stenosis syndrome,简称:LSSS)是临床上导致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有由于腰椎退化引起的,有先天性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脱
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趋同化的现状,“城市景观网络化”方法结合了典型的景观都市杭州的城市建设,对其景观栅格网络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栅格分析方法,提出“自然山水网络”、“历
“和”是现代汉语中最频繁使用的连词,而且学习者在学习的早期阶段便会接触它,在一般情况下是最早学到的连词。因此“和”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教学应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之一。针对“和”的本体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针对“和”作为连词的偏误研究还是较少,并且还没有以不同国家的学习者为对象的跟“和”的使用偏误有关的研究。本文以不同国家不同母语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笔者从北京语言大学BBC
(二)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开发者,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矛盾运动的主体,而且本身也处于课程开发的物质关系之中,教师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藏象学说经典理论之一,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在历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论述。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揭示该理论的深刻内涵,本研究借助信息科学与技术,利用
陇中是中国剪纸的发祥地。陇中剪纸的特征是"野",接近于原始岩画,惯用明喻、隐喻、提喻、转喻、类比和谐音等修辞手法表达意义。读者对剪纸符号意义的解读从三方面入手倒推构
基本医疗资源是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其配置水平关系着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城乡居民应当公平地享有大体均等的基本医疗资源,城乡基本医疗资源配置均等化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