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两大显著趋势,即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随着两大趋势的演进,全球贸易迅速增长,许多新兴经济体借全球化之便,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各国分歧复杂,WTO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新一代自贸区却以其跨地区、宽领域、速度快、约束性小、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各国政府更为推崇的方式。中国的双边及地区性自贸区建设启动较晚,但多边贸易谈判面临的困境使中国不得不重新对自贸区发展的必要性加以评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力的增强,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介入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意愿愈加强烈,近年来将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显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自贸区战略的推进将是纾解国内经济困境、扩大地区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依托和实施平台。中国的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走过了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自贸区实践进行全面分析。文章对各主要自贸区的谈判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综合分析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的内外动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在东亚地区自贸区建设的多方面成效,并归纳总结了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也指出了当前自贸区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自贸区的建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外贸易政策,它已经超脱了经济的范畴,成为一国获取国家利益,实现经济、政治、安全等多重战略诉求的重要依托和实施平台。鉴于自贸区战略的重要作用,本文还尝试对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未来规划和实施进行全面的思考,试图为中国自贸区战略更有效的推进提供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