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现代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无节制施用,禽畜粪便、秸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数量剧增且缺乏及时有效处理,对我国农村的土壤、水体和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它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危及到农村居民甚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阶段性、项目式的政策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种手段综合施策与不懈努力,其中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把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引入法治轨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完善有关环境法律制度的角度,对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国内外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界定农村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列举阐述其特征,并对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作了分析和归纳。第三章主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各方面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目前我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上的有效经验,阐述其对我国法律实践的有益启示。第五章在上述章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建议及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