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最能鲜明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地位和认同感正在日渐消沉。在现有制度体系下,传统群落在利用本身文化获取利益方面难以同外部人士相抗衡。长时间的剽窃、扭曲和擅自使用严重威胁到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不利于人类文化进步的状况亟待通过法律予以解决。
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开篇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写作背景;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未来需要继续完善的议题进行了展望。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中,作者系统梳理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思路:从概念入手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具体对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特殊的创作发展规律,解释了其具体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在对民间文学艺术有了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多样性理论、劳动财产权理论、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逐一对该制度设计的正当性进行论证,揭示其理论基础及社会价值;在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的部分,本文从主体、客体两个角度分别对建立制度所设定的预期效果以及核心原则进行考量,并以此为参照进行制度选择,分别就公权和私权保护模式、积极和防御保护模式、现行知识产权和特别保护模式展开分析,最终选择以现行著作权制度进行保护,并对民间文学艺术在著作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