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31494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最能鲜明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地位和认同感正在日渐消沉。在现有制度体系下,传统群落在利用本身文化获取利益方面难以同外部人士相抗衡。长时间的剽窃、扭曲和擅自使用严重威胁到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不利于人类文化进步的状况亟待通过法律予以解决。   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开篇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写作背景;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未来需要继续完善的议题进行了展望。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中,作者系统梳理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思路:从概念入手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具体对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特殊的创作发展规律,解释了其具体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在对民间文学艺术有了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多样性理论、劳动财产权理论、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逐一对该制度设计的正当性进行论证,揭示其理论基础及社会价值;在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的部分,本文从主体、客体两个角度分别对建立制度所设定的预期效果以及核心原则进行考量,并以此为参照进行制度选择,分别就公权和私权保护模式、积极和防御保护模式、现行知识产权和特别保护模式展开分析,最终选择以现行著作权制度进行保护,并对民间文学艺术在著作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分析和解答。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困境,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度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出的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出现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
诚信是为政之本,立国之本,治国之本。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核心和支柱的政府公信力,引导和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理念,促进和决定了社会诚信度,具有很强的榜样效应和重要
学位
当今社会,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其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需要经常向银行融资,而银行为了控制其信贷风险要求企业必须提供担保,这也就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担保的发展。企业为自身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族精神培育已经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中华民族精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