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硕十学位论文以石墨烯(G)及其复合物制备了修饰电极,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几种能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的传感器。主要内容包括:1.将具有高表面活性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与G复合,制得了水中分散性好的、功能化的PDDA-G复合材料,然后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了修饰电极PDDA-G/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建立了对CC和HQ同时测定的方法。在分别固定HQ与CC浓度为10μmol/L的条件下,CC在1.0到400μmol/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的对数与其氧化峰峰电流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检测线为0.20μmol/L;HQ在1.0到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的对数与其氧化峰峰电流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5μmol/L;选择性理想。所建方法已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2.采用化学法一步合成了含有Au纳米粒子的Au-PDDA-G复合材料,然后将该复合材料修饰到GCE表面,制得了Au-PDDA-G/GCE修饰电极并进行了系统表征。以该修饰电极为工具,采用CV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紫草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DPV建立了对紫草素的分析方法。紫草素的线性范围是5.300nmol/L,最低检测限为1.4nmol/L。同时对该修饰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实际中药成分的检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3.通过较为环保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精氨酸(Arg)功能化的G,制得了Arg-G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见-紫外光谱法(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CV等电化学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此修饰电极为基础制备了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佳条件下,双酚A在5.0nmol/L到4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1nmol/L。所制备的传感器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