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F-15在大鼠心衰进程中的表达及Ghrelin对其影响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心肌组织及外周血GDF-15mRNA表达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及Ghrelin对其调控影响的研究,探索Ghrelin直接对心脏保护性作用机理及其对CHF心脏生物学治疗机制,为CHF治疗提供新途径;探讨GDF-15与CHF病理进程的相关性及作为CHF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意义。研究方法:将80只制作成活6h后的心肌梗死大鼠及18只假手术组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分为: A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8只;CHF模型56只大鼠随机分为B组及C组即:B组(CHF模型组+生理盐水) n=28只;C组(CHF模型组+Ghrelin)n=28只,立即给予A组、B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μg·kg-1·d-1,C组尾静脉注射Ghrelin25μg·kg-1·d-1早期干预2w。1、于1w、2w、4w、6w、8w周末取各组大鼠眼内眦静脉留取血液,ELISA检测GDF-15表达。2、2w、4w、8w末处死实验大鼠取心肌组织进行GDF-15mRNA检测;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HE染色心肌组织形态学观测。3、8w末处死大鼠之前均行B型超声检测心功能。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对比其相关性。结果:B组血GDF-15及心肌组织GDF-15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且C组高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w末超声检测,B组较C组、A组心脏增大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学计学意义(P<0.001)。B组较C组、A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显著降低,射血分数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C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较B组改变明显。结论:1. GDF-15在CHF进程中表达增高,与病程有关,可作为一种辅助检测CHF新的临床生物标志物。2. ghrelin下调CHF大鼠GDF-15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课标对阅读教学给予了相当重视,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新途径,对贯彻课标、培养中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
目的:研究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单体小檗碱与三种中药复方新加香薷饮、桂枝麻黄各半汤、银翘散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肺部免疫细胞中RL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治法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为今后研发相关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扩增甲型流感病毒(FM1株),测定病毒的LD50。建立RIG-I-/-小鼠和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的流感模型;2.分别予以奥司他韦、单体小檗碱以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