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白内障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遗传因素这外,其发病和发展还与年龄、性别、放射(可见光,紫外线,X线等)、氧化、物理损伤、饮食和用药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而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最终形成白内障.该研究应用mRNA差异显示法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基因表达与正常人的差异,寻找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和抗病基因,以探讨白内障发病的分子机制.而警备高质量的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总协调性和非协调性异种移植实验RNA是完成差异显示法的前提条件.组织标本少,细胞RNA含量低,决定必须建立一套提取小于50mg的少量眼部组织(尤其是晶状体前囊膜)总RNA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后面的差异显示实验中.结论:1、提取少量组织和细胞总RNA时Trizol中添加糖原至终浓度为0.1μg/μl,可以明显提高产量,不影响RNA的完整性和逆转录酶及Taq酶的活性,可以应用于该研究第二部分差异显示和验证步骤中晶状体囊膜总RNA的提取.2、该研究发现26个各类型白内障与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3、已经获得9个差异基因的序列并检索到7个与之高同源性的基因.4、IGFBP-5定位于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在儿童水平较低,但在先天性白内障中异常高表达,有可能参与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lamp-2是溶酶体膜的重要成分,在老年性白内障中高表达,提示细胞受环境因损害导致异常衰老、死亡而刺激邻近细胞溶酶体系吞噬泡的形成.5、发现一个差异基因未见报导,可能是个新基因.
其他文献
在激素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中,由于GH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它与免疫系统的关系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人和啮齿类动物的淋巴细胞中都能够表达GH及其受体.故淋巴细胞分泌的GH有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MRI应用于肛门托约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肛门托约肌系统的正常MRI影像学表现.结论:应用MRI评价肛管的形态和功能表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第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利用前房高眼压灌注,造成大鼠视网膜缺血60分钟,然后恢复其供血,并分别于再灌注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
目的;采用CT-P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分析CT-PLD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项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论:1、CT-PLD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