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压法制备的半导体多晶薄片及其X射线探测性能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xl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ABX3,A=MA(CH3NH3+)、FA(CH(NH2)2+)、PEA(C6H5C2H4NH3+)、Cs;B=Pb、Bi;X=Br、I、Cl)因其具有较大的平均原子序数,较长的载流子寿命和较大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优点,同时具有优异的高能射线吸收系数和良好的载流子收集效率,是制作射线探测器的理想材料。然而,在电场作用下,钙钛矿材料中的卤素离子易迁移形成反向电场,降低了器件响应电流;离子迁移也容易破坏晶体的有序结构,造成结构畸变、引入新的缺陷导致器件基线漂移。此外,铅的毒性也对环境和生物产生危害。基于这些问题,本课题开展了离子迁移对半导体器件工作机制影响的研究、抑制离子迁移以提高器件稳定性和基于非铅半导体材料的X射线探测器的研究工作,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电荷传输层、离子迁移对多晶钙钛矿MAPbI3晶片X射线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1)反向偏压下,具有p-i-n结构的MAPbI3 X射线探测器在X射线照射下具有较大的光电流增益系数,最高可达411;(2)反向偏压下p-i-n结构的MAPbI3X射线探测器与光电导探测器性质相近,即增益随着光强的减小而增大,在弱光下增益系数可达11.12;(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离子迁移对器件内建电场和能带结构的影响,发现离子迁移将导致钙钛矿层和电荷传输层之间较大的能带弯曲,可诱导产生隧穿电流而失去了结效应,降低了接触电阻,从而在反向偏压下使p-i-n结构的器件响应具有光电导器件的特性。(4)进一步研究发现,采用不同传输层的器件性能相当,可能与离子迁移造成的界面接触有关,而与传输层自身的特性无关。2.以低维钙钛矿PEA2PbI4(PAE=C6H5C2H4NH3+)作为模型材料,采用热压法制备了多晶钙钛矿薄片,并研究了低维钙钛矿材料对抑制离子迁移和提高X射线探测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1)当PEAI与PbI2的摩尔比为2:1时,采用球磨方法制备了纯相的钙钛矿粉末,该方法可以用来大规模制备钙钛矿粉末材料;(2)在压片过程中,同时加热、加压可以促进晶粒生长,得到高质量、具有明显<001>取向的二维钙钛矿晶片。先加压后退火处理的样品无明显取向。将同时热压和先加压后加热的晶片制成水平结构探测器,发现两者的载流子迁移率寿命乘积分别为6.23×10-4 cm2 V-1和4.83×10-4 cm2 V-1,该结果表明同时加热加压制备晶片具有更好的对载流子收集性能。(3)测试了基于两种方法所制晶片的X射线探测器的性能,基于同时加热加压所获晶片的器件在40 V偏压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达到1531.6 μC Gy-1air cm-2,比先压后加热的样品高1066 μC Gy-1 air cm-2和较低的检测限为351.4 nGys-1;(4)在暗态和长时间的X射线照射下,器件有稳定的暗电流和响应电流。3.以BiVO4为模型材料,研究了 Bi基化合物的X射线响应特性和器件稳定性,发现:(1)通过先加压成片,后高温800℃烧结得到了陶瓷化的BiVO4多晶薄片;(2)分别在氧气、空气、氮气氛围中烧结制备BiVO4多晶片,发现三种晶片制成的X射线探测器性能相近,灵敏度随偏压增加而增加,在40 V偏压下器件的灵敏度可达268.4μC Gy-1air cm-2,表明制备气氛对BiVO4晶片的光电性质影响不大;(3)采用BiVO4多晶片组装的X射线探测器具有较低的检测限,为122.4nGy s-1;(4)并且在40 V偏压和670.23 μGy s-1剂量下,器件具有稳定的暗电流和响应电流。
其他文献
锰(Mn)是一种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其氧化物在环境中有广泛的存在,由于其有趣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技术重要性,二氧化锰在选择性多相催化剂、电池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等技术应用中受到特别关注。由于[MnO6]八面体单元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相结构,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受到单元之间连接方式的影响,这可能会显著影响材料的催化能力。MnO2由于Mn2+/Mn3+和Mn3+/Mn4+的可逆电荷转化可获得优异的氧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子器件存储密度和计算速度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在纳米尺度器件上探究由激光诱导的超快自旋动力学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研究兴趣。过渡金属原子(transition mental atoms,TM atoms)吸附于多环芳香烃分子(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 molecules,PAH molecules)所构成的磁性复合物由于其结构和磁性的多样性在
学位
合作在人类社会和生物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利它行为,合作要求采取合作策略的个体付出一定的成本而让它的潜在对手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必然会使它自身的生存优势降低。然而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理性个体总是希望将自身收益最大化,以获得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而避免被淘汰的命运。既然如此,合作行为为何还能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合作在自私人群中涌现的机制是什么?合作行为的演化和发展引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在
学位
针对甲烷干重整(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of Methane,CDR)Ni 基催化剂易积炭、烧结的难题,本论文从Ni-载体相互作用、Ni颗粒尺寸及其分布、钼掺杂等方面入手,制备了系列NiO-MgO固溶体催化剂,考察了其常压和加压CDR性能。在关联分析催化剂结构和CDR性能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催化剂失活的关键因素,获得了高性能CDR催化剂。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为
学位
受自然界中荷叶等超疏水表面的启发,仿生超疏水表界面的开发与应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制备具有长期耐久性的超疏水涂层主要依赖于有毒的碳氟化合物。尽管纯天然的脂肪酸和生物蜡可以作为碳氟化合物的替代品来制备无毒的超疏水涂层,但是这些材料自身的疏水性能不稳定,并且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较差,导致其机械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不理想。与此同时,现有的超疏水涂层难以在复杂的非平面基材上构筑。这两方面的不足很大程
学位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手性识别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色法快速简单,且无需大型仪器,在手性识别中备受青睐。不同形貌的纳米颗粒在光学性能、催化性能等方面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本论文合成了菱形十二面体纳米金和三角片纳米银,研究了这两种不同形貌纳米粒子的手性识别性能,进而建立了以这两种纳米粒子为比色探针的手性识别新方法。一、菱形十二面体纳米金手性识别性能研究菱形十二面体纳米金(AuRD)是一
学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类福祉,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生动力和持续保障。土地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物质承载体,只有当土地资源处于绿色健康的状态,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中平原城市群是我国西部第二大城市群,具有引领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地位,2018年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成立的开
学位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高稳定性的人为有机氟化物,对动物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此类物质在环境中分布广、含量低且环境样品本身的复杂性会对分析测定产生干扰,因此样品前处理成为分析此类物质的必要手段。在前处理技术中吸附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因此,开发一类易于从复杂体系中选择性富集的材料,建立对环境样品中痕量PFCs的检测方法极为重要。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制备
学位
磺酰胺类化合物因为丰富的生物活性、独特的反应活性和潜在的药用价值,在药物化学与合成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是化学研究中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相比于传统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光与镍协同催化的策略,由于绿色、高效的特点,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从而为解决金属镍催化还原消除过程中能垒限制的难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磺酰胺类化合物的重要应用价值和已有合成方法。
学位
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较宽波段的光吸收范围,长的载流子扩散距离,低的缺陷态密度等)、以及可溶液法低成本制备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青睐。PSCs发展历经数十年,光电转换效率突飞猛进,目前国际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 25.5%,和单晶硅电池相匹敌,成为最具产业化潜力的新型光伏电池。但是,在PSCs商业化之前,必须解决由一些关键因素引起的稳定性问题,这些主要因素包括:大量缺陷、离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