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人员设备辅助定位调度系统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物流行业不断快速发展,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较为滞后,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水平有待提升。为了解决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装备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问题,避免工作人员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减少过多的行走路径长度,满足其对于中心内部工作人员和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定位需求和路径规划需求,本文对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路径规划算法,室内定位算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实现了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辅助调度系统。本文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物流配送中心辅助调度平台总体设计。对调度平台进行了整体的方案分析和设计,提出了平台设计的需求与目标,并对各个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同时阐述了平台定位问题和路径规划原理。2、基于Wi-Fi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纹定位算法的研究。此算法融合Wi-Fi信号中2.4GHz频段和5.8GHz频段两个不同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数据,同时运用小波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并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实现位置定位,从而实现基于Wi-Fi的RSSI定位。对比基础定位算法,提高了定位结果收敛速度,增强了定位能力,提高了定位精度。3、以A*算法为基础的改进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考虑转弯因子的TF-A*路径规划算法,对AGV和工作人员转弯方式进行抽象化,对不同转弯方式分别定义其转弯因子。同时,对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仓储环境进行环境建模。对比基本的A*算法,利用TF-A*算法实现路径搜索,能够确保AGV和工作人员的行走路径稳定高效。4、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调度系统的实现。完成了系统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实现了调度平台的软件安装程序,调度平台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需求凸显,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然而现实表明,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非一体化特征明显,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路径弊病。为此,进行路径再造就
商周的鄂地、鄂国,当本因其地多鳄鱼而得名.周代的姞姓鄂国,是商代噩国的延续.近年的考古发现证实,西周早中期的鄂国地望在今随州一带,西周晚期后段至春秋早期的鄂国地望在今
根据对《论语》、《孟子》中相关思想的诠释,能够理解儒家的"行道"精神。通过孔子的身体力行,"行道"精神开始注入儒家的传统之中,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集中体现了这种"行道"的精神,
景观是文化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古代,景观内涵的形成及书写与中国文化类型息息相关。元丰五年黄庭坚登临快阁,并创作《登快阁》一诗,从此快阁成为太和县的知名景观。作为建
近些年来,科学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科学事业的发展。解决科学道德问题不仅要从制度、教育层面着手,更主要的是认清科学道德范式的转变。目前正处在科学道德范式变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