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动机激发策略设计原则及应用探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游戏的发展给青少年个性的彰显提供了展示空间,但也对其身心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尤其是造成的人格偏差问题日益凸显,因其而导致的人性异化情况屡见报端。幸运地是研究者们发现了游戏的价值,故教育游戏应运而生。然而这个“救世良药”似乎并没有实现人们最初对它的期待,很多始料未及的棘手问题接踵而来,理论研究不成熟,技术发展滞后,娱乐性与教育性失衡,更重要的是教育游戏不能很好地激使用者的参与动机,潜在玩家对这些教育游戏并不“感冒”,又怎么能将游戏成瘾者的热情从网络游戏转移到教育游戏中呢?因此,找到目前制约教育游戏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效的动机激发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试图剖析网络游戏动机激发策略,同时分析网络游戏造成玩家成瘾的内在机制,也是其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首先,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分析网络游戏动机激发策略,探究其吸引玩家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在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诸多消极影响中,同一性混乱是其主要的消极影响之一,进而分析其导致同一性混乱的内在机制。得出三点原因,即过度的沉浸和长期的游戏使得玩家习惯用虚拟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用虚拟自我掩饰现实自我;以及用虚拟角色演绎现实生活。继而,结合教育游戏内在规定性,把网络游戏中的“精华”迁移至教育游戏中,提出教育游戏动机激发策略的设计原则,开发出既有教育性又不缺娱乐性的游戏。如在生理学求上设置其他合理的基本属性、人品指数、综合能力替代网络游戏中色情、暴力等内容对玩家满足生理、心理的需求;在游戏情景设置上充分调动玩家审美和好奇的需求,同时注意与实践的结合,不脱离实际,避免出现网络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在以上理论基础奠定下进行应用探究。对《悟空识字》、《学雷锋》、《奥尔与卓尔》等几款经典教育游戏进行探究,得出教育游戏在激发学习者参与动机的同时,避免同一性混乱应注意的问题:需结合现实实践活动建构虚拟情景可以消解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混乱;建立组内异质的互助团队,在游戏中展现真实自我,避免自我开放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升综合人品获得尊重,符合社会正向价值观,避免自我认可与社会认同的冲突。从而达到在激发动机的同时,坚决杜绝同一性混乱。
其他文献
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国家对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做了新的调整,各个
作为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科研,在我国民办高校中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本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研究对象,对该校近年来科研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该校的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分析民
摘要: 本文首先对巴楚传统造型艺术的特征及巴楚艺术文化进行了分析与简述,从而引出巴楚传统造型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的探讨,并从四个方面谈到了巴楚传统造型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以期将巴楚传统造型艺术元素进行升华性的研究,在现代设计中进行再创造,引出新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发扬光大。  关键词:巴楚传统造型艺术元素 现代设计 应用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随着材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