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应该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严格限制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与现实,论证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前提,进而研究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制度构建,包括流转的目标模式、机制构建、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和国家对于集体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本文力图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推向深入,以现代社会的法治和发展理念对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议。  论文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其中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六章,分别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反思”、“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前提——集体土地权利体系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目标模式”、“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监管与机制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村保障制度创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的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调控”。  导论部分阐述了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对于集体土地制度的研究情况及其不足,界定了本文的两个核心概念“集体土地使用权”与“流转”,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在分析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认为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均衡的结果,并且以此作为分析框架解释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过程。基于这一理论审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本文认为集体土地的国有化和私有化在我国现行制度环境下都不具有可行性,维护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是符合制度环境,能够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和获得各利益集团同意一致性的制度选择,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第2章从科斯定理出发,指出土地权利体系的完善和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构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前提。本文认为,我国集体土地权利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本土化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土地权利的社会化与价值化原则,在坚持大陆法系的前提下,借鉴英美法的地产权观念,建立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土地征收的目的在于实现土地资源更高效率的配置,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土地权利的社会化与社会公平与效益的需求构成土地征收的法学基础。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公益目的虚置、程序不合理、补偿安置不到位等缺陷,应该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核心构建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借鉴国外的立法,在法律上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用地的范围,按照比例原则、综合衡量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界定公共利益,建立公共利益的审核与裁决机制。  第3章探讨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目标模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与流转原则,认为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一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坚持“公平优先”的基本原则,二级市场则是一个开放的完全竞争市场,强调效率优先。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保护耕地的原则。第二部分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目标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农地市场,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多种方式流转,规范流转程序,并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予以合理的限制。第三部分提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目标是统一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与国有土地市场,应该在土地交易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且完全放开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再次流转。对于宅基地使用权,则应遵循市场要求改革现行的无偿划拨的初次流转方式,实现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宅基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流转。  第4章基于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部性、盲目性和迟效性,提出在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土地市场的监管和机制构建。政府的监管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和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原则,通过价格机制、约束机制和中介机制保障集体土地流转的稳定有序。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机制必须坚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同时采取有效手段对土地价格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基准地价定期公布制度,最低限价制度和地价申报及交易许可制度等。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登记制度,我国必须通过科学而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土地用途分区,强化用途管制的法律保障,建立统一规范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由统一的登记机关详细登记土地上的权利状况。同时,政府应该推动中介机制的发展与完善,积极发展集体土地的交易场所和土地金融机构等中介组织,并通过资质管理、业务监督、政策引导等方式保障中介组织履行自身职责。  第5章针对我国现行农村保障制度面临的两难困境,指出必须在坚持土地保障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将目前直接的、静态的土地保障,转变为间接的、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相联系的土地保障,建立以土地产权的价值化为基础的农村保障制度。为此,需要通过恰当的制度分配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将收益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性的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出让、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益,除了依法缴纳税费外,法律必须强制性的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将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性资金来源,用于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再次流转的收益,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将部分流转收益用于缴纳养老保险或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更为稳定、长久的生活保障。  第6章提出,土地市场之所以需要宏观调控源于土地具有资源和财产的双重属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的自然属性;作为财产,土地具有资本和商品属性。因此,国家必须在遵循法治原则、分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税、土地储备制度等调控措施,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抑制土地投机,保护农地和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的谐发展。本章选择了两种典型的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研究:一是土地利用规划,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调控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贯彻平衡协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法治化,包括实体的法治化和形式的法治化。二是土地税,国家通过土地税,可以实现稳定土地市场价格,抑制土地投机,防止土地闲置,促进土地高效利用的政策目标。随着集体土地的流转,我国必须完善土地增值税、土地闲置税、耕地占用税和所得税等相关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集体土地税制,实现对集体土地市场的规范和调控。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基层单位的宣传报道工作,历来都是一个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人才,没有“笔杆子”;三是可写的东西少,特别是重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讲述中国环境污染评估制度的现实状况,说明了中国对于环境污染所建立评估制度与应用.
作为安监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违章是否一定要处罚呢?这是摆在安监系统执法人员面前的难题.rn首先,对于违章行为,《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日新月异,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并且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其中对外经济量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前不久,《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在电视上频频播放,笔者也有幸看过几集 众所周知,近年来招商引资已成为全国各地区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很多地方纷纷以会议和文件的形式强
火灾事故调查是通过火灾现场实地勘验、现场询问和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等工作,分析认定火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的活动.火灾调查不仅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法定职责,同时通过查明火
自2012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安监局始终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作为安全监管的“生命线”来抓,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年”活动为载体,以实施“三大规范”(行为规范、权力规范、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