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现今最受关注的清洁能源之一,减反射涂层可应用于光伏玻璃表面来增加太阳光的透过率,使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提升。目前用于制备减反射涂层的技术很多不适用于室外大面积基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单层多孔减反射涂层相对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大面积使用。但以更常用的原料制备出硬度大、孔隙均匀、表面无破孔的高透过率减反射涂层仍是难点。光伏玻璃上的减反射涂层通常会面临高透过率和高硬度无法平衡的问题。不仅如此,高透过率的减反射涂层表面易产生很多破孔,破孔的存在会使涂层面临清洗困难和透过率降低等问题,降低减反射涂层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以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亲水单体制备了阳/非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PUD)和阳/非离子型环氧树脂(Epoxy)分散体。这两种阳/非离子型聚合物分散体可提供两种聚合物粒子模板。分别以这两种聚合物粒子为模板,以正硅酸甲酯(TMOS)为前驱体,采用酸催化型溶胶-凝胶方法制备阳/非离子型聚合物-SiO2核壳粒子分散体;将核壳粒子分散体与酸性SiO2溶胶配合制备减反射镀膜液,采用浸涂法给玻璃基材镀膜,高温煅烧后玻璃基材表面形成由空心SiO2粒子构成的多孔四分之一波长减反射涂层。最终获得两个体系,分别为基于阳/非离子型PUD粒子的减反射涂层体系和基于阳/非离子型Epoxy分散体粒子的减反射涂层体系。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阳/非离子型聚合物-SiO2分散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被成功地引入到了阳/非离子型聚合物分散体中。采用透射电镜(TEM)对聚合物-SiO2粒子的形态进行分析,确认了粒子的核壳形态。平均粒径(Dav)和多分散指数(PDI)测试结果表明:在酸催化型溶胶-凝胶反应中,TMOS会先疏松地扩散到阳/非离子型模板粒子表面,然后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在粒子表面生成致密的SiO2壳层,得到核壳粒子;核壳粒子中Si02壳层的厚度总体上会随着反应时间t、反应pH和TMOS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减反射涂层的表面和截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破孔极少,几近封闭式表面,而涂层截面可以观察到牺牲聚合物粒子后留下的均匀孔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减反射涂层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UD粒子的减反射涂层的最高透过率在548nm处高达98.6%,基于Epoxy分散体粒子的减反射涂层的最高透过率在550nm处达到98.8%,同时所有制备的减反射涂层的硬度均可达到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