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即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以其轻质高强的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工作,在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均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国内在采用FRP进行混凝土梁、板、柱构件的加固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也开展了一些关于FRP加固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工程实践经验。但是针对梁柱节点组合构件甚至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课题组已完成的FRP加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FRP加固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全面认识被加固结构的整体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1、总结了目前FRP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原理和新思路新方法。在现有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平面框架梁柱边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本课题组的前期试验制作了四个尺寸和配筋完全相同的边节点试件,其中一个作为参照试件不进行加固处理,其余三个试件采用合理可行的加固方式分别进行高强玻璃纤维,混杂纤维加固。通过对各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节点试件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FRP加固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有较大提高,节点的延性得到显著改善;FRP加固节点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呈梭形,与对比构件相比大而饱满,捏拢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体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加固后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简单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过程,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对比分析表明: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实现方法,比线弹性分析方法更能反映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又比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简单,实用性更强。3、在FRP加固节点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框架分析模型,利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中ATC-40能力谱法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框架在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节点加固体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加固效率,各榀加固框架在延性和承载力提高方面的关系基本与节点试验结果一致;加固框架的塑性铰发展顺序为由梁到柱,由底层至顶层,由中节点到边节点,框架结构均能按照耗能较好的延性屈服机制破坏;分析各框架pushover曲线和目标位移的大小,加固后框架结构的延性提高幅度远大于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节点加固来研究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的思路是可行的,且结构的抗震评估和设计应当基于变形满足要求,而不仅仅是承载力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在远离海岸的深海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深海扬矿输送系统要将海底多金属矿物安全、有序输送海面采矿船上,同时要满足系统工作的连续、高效性,有必要就复杂海洋环境下深
学位
我国的工程造价水平与美国、香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论文通过对美国、香港造价管理的特点和全过程造价管理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和香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环保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本、物耗、能耗等的控制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多种提升建筑生产劳动生产率及整体质量的方法应运而生。本文研究的装
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支护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工程结构、施工等方面。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挡土和止水。一个成功的基坑围护首先要保
我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其中很多相关行业的矿山都有尾矿设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形成一定规模的尾矿设施约有1500座左右。尾矿库作为一个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
堆积体滑坡作为我国所发生的滑坡灾害中较为典型的滑坡类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危害大、爆发频率多等特点。堆积碎石土作为堆积体滑坡的滑体物质具有透水性强、粒径范围广、大孔隙性等特点,极易在强降雨条件下失稳进而诱发滑坡灾害。因此,探究降雨过程中碎石土的水分运动特征对深入研究降雨致滑机理、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堆积碎石土由物质结构复杂的第四纪土与破裂岩块二重介质组成,应从宏观和细观两个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建设在各大城市兴起,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工程是工程师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富水厚砂卵石层地区进行地铁建设
本课题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淮河项目“南四湖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技术与示范课题”(编号2009ZX07210-009)中的子课题“水质水量调度方案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以南四湖新薛河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建立地表III类水约束条件下的水质水量调度方案。首先通过试验确定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质、水量状况,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分季节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
斜拉桥将拉索和主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桥型美观,而且根据所选的索塔型式以及拉索的布置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形态,易与周边环境融合,是符合环境设计理念的桥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