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网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的几种新算法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本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通信业务的巨大增长,WDM全光网以其巨大的带宽容量和优良的传输性能而成为当前主干传输网的首选。WDM全光网中的组播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机制。在这种通信机制下的组播路由的确定及相应的波长分配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WDM全光网中组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该问题是一个NP-Hard问题。波长转换器是WDM网络节点上对波长进行转换的装置,它能打破WDM全光网络中的波长一致性限制,大大提高网络的接通性能。节点配置波长转换器后组播路由的选择更多,波长分配更为灵活,因此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方案的优化求解更为复杂。   本文对WDM网络中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和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脉络,提出了两种新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通过实验和算法分析证明了算法的优化效果。此外,针对WDM全光网实时组播需求提出了几种路由和波长分配策略,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   本文的主要创新研究成果包括:   (1)研究了WDM网络中组播路由及波长分配的动态变化性,在考虑波长转换器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在WDM网络中实时组播的分布式优化RWA算法。该算法将路由与波长分配统一进行优化确定,可大大减少连接的建立时间。组播路由算法以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基础,生成一棵满足给定延迟时限的最小成本树。波长分配使用最少波长转换和同一波长最长使用策略。   (2)在WDM网络中只有部分节点具有波长转换器的情况下,采用网络分层技巧提出了一种路由和波长分配的遗传算法。这种算法将网络拓扑按照波长分层,其中波长转换器作为各个分层网之间的连接。在此基础上用遗传算法寻找费用最小的组播路由树。然后再将这种分层图上的路由树合并为原网络拓扑中的一棵最优组播路由树,同时也获得了该路由树上各链路的波长优化配置方案。   (3)对WDM光网络中的实时组播提出了几种新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其他文献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WFMS)就是对多个人按照多个步骤完成的商业流程进行管理的一个主动化系统,它的功能就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工具将合适的数据发
网格化是未来网络服务的发展方向,网格中间件可以有效地整合网络中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在网格环境下,服务广泛地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用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网络攻击造成了巨大
贝叶斯分类器作为著名高效的有指导学习算法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其在聚类分析(无指导学习)上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聚类算法和其它常用聚类算法的比较工作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网络的规模也变得非常的庞大,结构也异常复杂。如何管理和规划好迅速膨胀的计算机网络,让它更好的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搜索引擎是目前人们检索网络信息的主要工具,它在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
传统的C/S模式难以适应越来越强大的信息存储、传输带宽、传输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与此同时,有资料统计表明,全球的Server提供的资源加在一起还不足Internet资源总量的1%,因而人们
掌纹做为人体生理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通过掌纹来认定个人身份一直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掌纹具有特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信息量大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科学计算中重要的领域,被广泛用于材料计算和量子化学等研究。第一性原理计算材料软件PWmat基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汪林望教授开发的PEtot软件,其采用平面
当网络带宽不再成为制约应用发展的瓶颈,提高网络利用率,实现网络多媒体通信平台,使之成为现代科研活动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