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其作品多反映现代人的困境。郁达夫则是我国五四时期文坛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充满感伤情怀,揭示了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苦难的心灵历程。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文学创作期大致处于同一时代,其创作也有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以来,现代性逐渐成为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词,而卡夫卡和郁达夫的小说也都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他们的小说都有明显的孤独意识,在反映了现代人孤独体验的同时,也表现了个体在文化差异影响下的矛盾性。同时,他们的小说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以往学者多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单独的研究,虽有涉及比较文学的研究,也往往集中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塑造、文化差异以及社会批判等角度出发,结合叙述学、现代性理论和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性语境下,将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与郁达夫的《沉沦》短篇集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二者的小说创作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异同,并由此得出现代性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卡夫卡与郁达夫创作比较研究的现状以及现代性的问题,以期找到论文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第二部分论述二者小说中的孤独意识,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孤独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人们在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时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问题所困扰。同时,现代性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个体成为现实社会中孤独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了二者小说中文化差异影响下的矛盾与选择,这是指个体身陷双重文化身份的矛盾中难以自拔。这种矛盾也使他们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第四部分,主要从小说中失败的结局、死亡意识以及叙述干预、叙述的可靠性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述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小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他们的小说都注重主观性,看似在诉说个人的悲剧,实则是通过个人的悲剧反映普遍的现实,以小见大,表现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二者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性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一种发展和变化。现代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追捧,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性对人自身及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