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锰氧化物去除水中锰和苯酚的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锰氧化物具有零点电荷低、负电荷量高、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吸附剂、氧化剂和接触催化剂等,直接对被吸附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或者对氧化还原反应起催化作用。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锰氧化物的性能,通过人工方法合成了三种不同的锰氧化物(SMO)[1],研究了SMO去除水中的Mn2+和苯酚的效果。1、采用人工方法制备三种锰氧化物(SMO),酸性锰氧化物表面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褐色,碱性锰氧化物表面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色,氧化性锰氧化物表面呈红褐色。扫描电镜检测显示酸性锰氧化物的表面是球状,整体呈立体多孔层状;碱性锰氧化物表面是片层状,整体呈立体多孔层状;氧化性锰氧化物表面是絮状,呈层状堆积。XRD检测表明,三种锰氧化物没有形成结晶状态良好的晶体,呈无定形态。合成锰氧化物SMO表面含有大量—OH基。参照Murray[2]的碱式滴定法测定酸性锰氧化物、碱性锰氧化物、氧化性锰氧化物的电荷零点pHpzc分别为1.85、2.93、2.05。2、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较好的描述锰氧化物(SMO)对Mn2+的吸附,说明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三种SMO对锰离子的饱和吸附能力近似相同。表明SMO的最大吸附能力与锰氧化物的形态和合成方式无关。三种SMO对Mn2+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说明该吸附过程受扩散步骤控制,属于化学吸附反应过程;经回归处理得出酸性锰氧化物、碱性锰氧化物、氧化锰氧化物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6.96mg/g、79.37mg/g、90.91mg/g。3、对于体积为100mL、初始浓度为10mg/L的锰溶液,要达到最大去除效果,酸性锰氧化物的最适合投加量为10mg,碱性性锰氧化物的最适合投加为15mg,氧化性锰氧化物的最适合投加量为10mg;提高pH有利于SMO对Mn2+的吸附;Fe2+对SMO吸附Mn2+存在干扰:当Fe2+由0增加到到15mg/L,酸性锰氧化物、碱性锰氧化物和氧化性锰氧化物锰对锰的吸附量大幅度的降低。4、SMO在有氧条件下,对水中Mn2+的吸附量大于无氧条件(实验中充氮气条件),说明SMO对吸附的锰离子有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提高溶液的pH能促进三种锰氧化物对Mn2+的氧化效率。5、SMO对苯酚的去除同时伴有Mn2+的释放,即表示SMO能以氧化的形式去除水中的苯酚。SMO氧化苯酚的能力顺序为:氧化性锰氧化物>酸性锰氧化物>碱性锰氧化物。SMO对苯酚的的氧化能力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随SMO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SMO对水中苯酚的氧化量随初始苯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MO对苯酚的氧化受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为:Na+<Ca2+≈Mg2+<Zn2+≈Cu2+<Ba2+≈Pb2+<Mn2+。当Na+、Ca2+、Cu2+三种离子共存时,[Na+]:400mg/L,[Ca2+]:360mg/L,[Cu2+]:2mg/L的条件下,对SMO氧化苯酚的抑制作用最强。
其他文献
<正>2018年7月9日,天津大学徐英教授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套基于超声技术的水下两相湿气流量测量装置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的型式认可。在设计压力、温度、水深、含气率范围、测量精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进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如何来适
东方艺术中心钢结构屋架具有大跨、长悬臂及异形等特点,提出采用空间钢结构桁架的屋架形式,并且设置200mm的抗震缝将整个屋盖分割成五个区域。通过设置水平支撑及采用多种类
<正>中风失语症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伤及与语言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1],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失语症的发病率较高,据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会议
<正>高位肛瘘是指瘘管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以上部位,有单纯性和复杂性之分,其瘘道走行个体差异大,手术处理不当易致复发或肛门失禁。内口的开放、缝闭与封堵,括约肌的切断、挂线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地区海产品和环境中副溶血弧菌主要毒力和耐药性。方法采用生化反应、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PCR方法对分离的宁波地方副溶血弧菌进行毒力及耐药性测定。结
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优越的结构性能,但存在着造价高、用钢量大的问题。本文在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地区三幢不同结构体系但功能相同的高层建筑
深刻把握当前法治领域社会思潮的新变化、新特点,对于增强忧患意识、做好法治实践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法治领域社会思潮呈现出社会诉求从追求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