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措施在山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攀枝花市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fucyou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下垫面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城市水循环机理发生改变,水文演化过程及伴生效应日益凸显,城市“干/湿岛效应”、“雨岛效应”等现象日益明显,城市暴雨山洪、水污染等事件频繁发生。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将“渗、滞、蓄、净、用、排”多种措施应用于城市建设中。相比较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由于地形地貌特征,导致降雨形成径流时间短、产流量大、冲刷能力强,因此,研究LID措施在山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适用性对山地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攀枝花市干通路作为研究对象,建立SWMM水文水质模型,对不同LID措施组合形式下的径流削减和污染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攀枝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指导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LID措施的功能、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提出可适用于山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2种LID措施,即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带。(2)对攀枝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进行介绍,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区域内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并以攀枝花市干通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地质分析,得到研究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要求。(3)根据干通路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传统开发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下的SWMM水文水质模型,分别对传统开发模式和LID措施组合方式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水文水质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开发模式对径流削减和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与地表径流总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车行道采用透水路面的措施对地表径流和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生物滞留带和人行道透水铺装的控制效果次之。(4)对于单场降雨条件下山地城市道路在不同开发模式和不同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透水车行道+透水人行道”的建设模式,道路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在1~3年重现期内满足规划要求;采用“透水车行道+生物滞留带+透水人行道”的建设模式,道路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在1~5年重现期内满足规划要求。
其他文献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及外围组团的轨道交通,能够提供通勤化、公交化、高速大运量的运输服务,有效促进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更好的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实现都市圈内协调发展,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我国都市圈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市域铁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准公共产品,在低票价策略下,由于其通勤化的客流特征及公交化的组织方式,市域铁路运营大多陷入亏损的难题。随着建设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
学位
学位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结构的常用基础形式之一,其沉降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准确确定其沉降对桩基设计尤为重要。现有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种类众多,但由于土的力学性质、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因此各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沉降往往有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由于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中包含了桩、土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真实信息,因此将其用于预测群桩基础的沉降就成为了一条顺理成章的思路。为此,本论文在前
学位
列车转向架是保障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当列车在严寒环境中运行时,会造成转向架结冰积雪等问题,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表面涂覆抑冰疏冰涂层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可减轻转向架结冰积雪问题。因此,对转向架进行抑冰疏冰涂层设计与性能研究,对缓解转向架区域结冰现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无水乙醇为分散剂,利用硅树脂或硅酸钠两种粘结剂,在硅树脂中添加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TMDMS)或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土石混合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其中,“土”和“石”两相介质的粒径和强度相差很大,其微观结构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复杂的力学行为。为充分揭示含石率和石粒形态对土石混合体宏观和微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有必要建立土石混合体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机理的关系,从机理上探究土石混合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破坏特征,从而加强对此类特殊地质体的认知,这对于灾害防治和实际工程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三维扫描仪还原
学位
风屏障属于桥梁的附属结构,可以与主梁相连接置于防撞护栏外侧,但是大部分风屏障则直接与防撞护栏相结合,形成一个防护整体,从而起到加大防撞护栏的高度或减小透风率的效果。设置风屏障可以有效地遮挡来流,降低车辆风荷载。然而,当箱梁表现出更多的钝体特性时,其气动稳定性也随之下降。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行车安全及桥梁颤振性能,对风屏障形式进行优化。在西部山区,来流风攻角较大,需要提高其在山区的适用性。本文以西部
随着高层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传统钢筋混凝土柱难以满足承载力和延性的要求,既有研究表明,螺旋箍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柱能明显提高柱的承载力和延性。五螺箍矩形混凝土柱作为新型复合螺箍柱,目前研究较少,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五螺箍矩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基于Mander模型,使用截面分区法和整体分析法对五螺箍矩形柱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