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探讨膳食因素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
2.了解哮喘患者机体血清SOD、MDA、GSH—Px、T—AOC的水平,并探讨机体中VitA、VitC、VitE水平与哮喘的关系。
3.了解儿童ADAM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把从花都、白云和海珠三个区8个小学7635名儿童中筛选出有医生确诊为哮喘的儿童纳入病例组。把无既往哮喘诊断史,无喘息,无伴有呼吸短促的喘息,无伴有睡眠阻碍的喘息,无运动性喘息和夜间咳嗽的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抗氧化水平还要求是非吸烟者,未长期持续服用抗氧化补充剂、抗氧化维生素采血前未服用抗炎药物,调查前两周内无呼吸道感染及肺部疾病,调查前四周无哮喘急性加重症状,空腹采血。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国际标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本人有无哮喘诊断史,父母哮喘诊断史,父母过敏诊断史,过敏性气管炎诊断史,支气管炎诊断史,细支气管诊断史,肺炎诊断史,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史,有无被动吸烟,该儿童有无呼吸系统症状,有何呼吸系统症状,膳食摄入情况。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本研究主要采用家长问卷信息。
2.2膳食回顾调查
采用称重法和24小时膳食记录调查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对象三天的膳食情况。要求写出一天三餐进餐时间及加餐时间,写出食用食物名称,烹调方法和摄入量。
2.3体格测量
按标准方法进行体格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等,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4血脂
空腹采血,清除法测定。
2.5抗氧化维生素水平检测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VitA、VitC、VitE水平。
2.6氧化/抗氧化状态的检测
按试剂盒说明方法测定血清中SOD、MDA、T—AOC、GSH—Px。
2.7 ADAM33基因多态性检测
提取研究对象的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测定ADAM33基因多态性,然后随意选取扩增后的样品送上海英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检测。
2.8统计分析
2.8.1建立数据库
调查问卷用Epidate软件输入。膳食记录用营养计算器V1.6建立数据库。
2.8.2膳食资料的处理
数据库的膳食资料导出为Excel表格,算出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2.8.3用SPSS11.5统计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200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0.05,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血液生化指标之间关系用多元相关分析。父母、自身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关联强度用OR描述,血清中维生素水平与哮喘症状的关联用OR描述,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粗OR和校正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ADAM33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用SHEsis网上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筛查出哮喘儿童106名(其中45人为现患哮喘,61人为既往哮喘),有95名儿童经家长同意参加调查,其中84人参加体检和抽血。对照组106名儿童中,99名儿童经父母同意参加调查,其中89人参加体检和抽血。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无显著性差异。
2.父母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父母哮喘患病史与儿童哮喘发病之间无关联。父母过敏史与儿童哮喘发病有显著关联其粗OR值分别为6.04(95%CI:2.14-17.08)和7.59(95%CI:2.13-27.03)。在校JT混杂因素后是4.42(95%CI:1.28-15.29)和4.48(95%CI:1.10-18.22),仍然有统计学意义。
3.儿童自身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显示儿童自身因素与哮喘的关系。儿童过敏史与哮喘之间呈显著关联(粗OR=9.59,95%CI:3.72-24.74;校正OR=6.82,95%CI:2.11-22.03)。低出生体重、早产和未母乳喂养的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与其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
4.血脂的比较
既往病例的血浆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现患病例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T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血浆抗氧化维生素水平与哮喘的关系
哮喘儿童血浆中VitA、VitC、VitE的水平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体内氧化/抗氧化状态与哮喘的关系
病例与对照SOD、MDA、T—A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GSH—Px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生化指标之间关系
对照组中VitA与GSH—Px活力正相关(r=0.272,P<0.05),VitC与MDA负相关(r=—0.281,P<0.05),SOD与GSH—Px活力正相关(r—0.329,P<0.01),LDL—C与SOD正相关(F0.275,P<0.05),SOD与MDA存在负相关(r=—0.305,P<0.05),MDA与T—AOC负相关(r=—0.294,P<0.05),GSH—Px与TC正相关(r=0.268,P<0.05)。病例组中MDA与SOD负相关(r=—0.311,P<0.05),GSH—Px与T—AOC正相关(r=0.274,P<0.05)。
8.各生化指标与喘息、气促之间关系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itA、VitC、VitE与喘息症状有负关联,OR值分别为0.003(95%CI:0.00-0.03),0.80(95%CI:0.73-0.88),0.80(95%CI:0.66-0.96),TC与喘息症状有正关联OR值为1.51(95%CI:1.02-2.25),校正了性别、年龄、BMI、父母哮喘史、父母过敏史、儿童过敏史、早产、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和被动吸烟等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itA、VitC、VitE与喘息症状仍有负关联,OR值分别为0.00(95%CI:0.00-0.03),0.73(95%CI:0.63-0.86)0.64(95%CI:0.48-0.87),LDL—C与喘息症状有负关联OR值为0.16(95%CI:0.03-0.80)。各生化指标与气促没有明显关联。
9.膳食资料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膳食能量、蛋白质、蛋白质供能比、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膳食纤维、胆固醇、VitA、VitC、VitE的摄入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脂肪摄入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脂肪供能比高于对照组,差别近乎显著(P=0.053)。
10.ADAM3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
受调查儿童中,T1位点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分布频率为TT是88.5%,TC是10.3%,CC是1.1%。在对照组分布频率为TT是75.7%,TC是21.6%,CC是2.7%。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是6.3%,13.5%。V4位点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分布频率分别是33.0%,48.9%,18.2%,在健康对照组分布频率是32.0%,45.3%,22.7%。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42.6%,45.3%。ADAM33基因的T1位点和V4位点检测结果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显示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平衡规律。T1位点和V4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两个位点不存在连锁。
结论:
1.儿童过敏史,父母过敏史与哮喘发病有关。
2.哮喘儿童体内存在氧化/抗氧化状态失衡。氧化应激导致GSH—Px上调。
3.脂肪摄入量可能与哮喘发病有关。
4.血浆VitA,VitC,VitE水平与哮喘发病有负关联,与呼吸道喘息症状负相关。
5.ADAM33基因T1和V4位点多态性对哮喘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