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心脏术后患者心搏骤停的发生原因和救治方法,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1994年5月~2003年3月在我院施行的心脏手术1320例,其中术后第1个24小时内发生心搏骤停24例。课题研究对24例心搏骤停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并对救治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探讨。 结果:术后发生心搏骤停的病例以风湿性心瓣膜病居多(58.3%),冠心病次之(20.8%),各种先心病占20.8%。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有低心排综合征11例、电解质紊乱7例、心脏压塞3例、出血2例、不明原因1例。主要抢救措施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心血管兴奋药物应用、电击除颤、床边开胸和心肺复苏后综合治疗。抢救后心脏复跳18例,占75%;心肺脑复苏成功并治愈出院 浙江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15例,占62.5%,无遗留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7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2例。 结论: 1.本组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术后发生心搏骤停的比率较高,分别为ss3o,o和ic.so,o。致使心脏术后心搏骤停的原因主要有低心排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心脏压塞和出血。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冠心病则主要是低心排综合征。因此,对于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应重视围术期治疗。对于冠心病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时,如果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效果不佳,更应及时使用主动脉内囊反搏。 2.心脏手术后第1个24小时的时间段,遇有血压低、心率快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指导治疗和预防心搏骤停的发生极有帮助。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电解质紊乱和重视低 钾低 镁的及时纠正。 3.抢救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紧急情况下,先胸外心脏按压后人工呼吸可能更为实用;开胸心脏按压由原切口进入,时机选择在胸外按压无效后5N10分钟后为宜;反复肾上腺素的应用可增加心脏复跳率;心脏复跳后的后期处理极为重要,主要措施包括抗心律夫常药物的选择、钾和镁的补充、主动脉内囊反搏的及时使用、以及重视脑复苏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