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10%NaClO和升汞消毒剂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探究大豆,小麦,空心菜,番茄种子的消毒方法,以获得无菌的大豆,小麦,空心菜,番茄离体根尖。同时在无菌条件下摸索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小麦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消毒方法,通过接种无菌的卵粒或二龄幼虫来完成大豆孢囊线虫,小麦菲利普孢囊线虫以及南方根结线虫的无菌培养。结果如下:大豆种子消毒的最佳处理为:种子于清水中冲洗30 min,无菌条件下,5%NaClO消毒种子20 min,灭菌水冲洗种子后剥去种皮并置于1%水琼脂培养基培养。种子的污染率为11.11%,发芽率为83.33%。无菌条件下将2~3 cm长的大豆离体根尖分别转移至B-5和MS培养基上培养,大豆离体根尖在B-5培养基上的培养情况较好,侧根较为浓密且不会出现褐化现象。无菌条件下探究了4种大豆孢囊线虫的消毒方法。综合多方面因素可得最佳处理为方法三:1%NaClO消毒孢囊12 min,孢囊在MS培养基上的污染率为5.23%。接种28个无菌的大豆孢囊,每皿接种1-3个于大豆根尖处,26℃黑暗培养34天,23皿中2皿共长出2个大豆孢囊。其次为方法二:3%NaClO消毒大豆孢囊4 min,无菌水冲洗后,镊子捣碎孢囊并弃去孢囊皮,接着用1%NaClO消毒卵粒4 min,卵粒在MS培养基上的污染率为24%。接种无菌卵粒至20皿大豆根尖处,26℃黑暗培养25天后,其中3皿共长出11个大豆孢囊。以及方法四:0.5%NaClO消毒大豆孢囊10 min,无菌条件下孵化,再以0.5%NaClO消毒二龄幼虫4 min,二龄幼虫在MS培养基上的污染率为17%。接种二龄幼虫至20皿大豆离体根尖处,每皿接种10条左右,26℃黑暗培养20天后,其中1皿长出4个大豆孢囊,10天左右孢囊开始褐化,转移褐色孢囊至新的大豆离体根尖处。28天后,3皿共扩繁出4个大豆孢囊。小麦种子消毒的最佳处理为:无菌条件下1%NaClO消毒小麦种子20 min,灭菌水冲洗,3%多菌灵(75%可湿性粉剂)浸泡20 min,污染率最低为3%,发芽率为40%。无菌条件下转移2~3 cm长的小麦根尖(农大211)至MS+0.5 mg/L IBA培养基上的培养情况最佳,表现为主根较长,侧根较浓密。其次为转移小麦根尖(农大211)至MS培养基。再其次为转移根尖(矮抗58)至MS培养基。番茄种子和空心菜种子消毒方面,无菌条件下分别用5%NaClO消毒种子20 min后,番茄种子的污染率为0%,发芽率为96%;空心菜种子的污染率为0%,发芽率为94%。空心菜离体根尖在MS培养基的培养情况优于番茄离体根尖。无菌条件下用1%NaClO消毒3个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囊4 min,接种卵粒至空心菜离体根尖周围,26℃黑暗培养11天后在空心菜根系上长出根结,50~60天繁殖出大量二龄幼虫,污染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