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作用下列车动力学响应及影响参数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铁路的快速建设,风沙问题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日益突出。风沙灾害一直是困扰风沙区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风沙灾害的防治已有众多研究和解决方案,多为固沙和阻断风沙措施,缺乏对在风沙影响下,如何合理选择线路设计参数来提升抵制风沙影响能力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致力于研究风沙区铁路风沙影响效应,提出线路设计阶段线路参数的优化方案,以提高线路抗风抗沙能力,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依托兰新高铁沿途风沙盛行区段为实际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动力学仿真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在流体力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风沙区高速铁路特点和列车周围流场的特性分析风沙结构特征。以实测风沙数据为参考,拟合计算得出近地面50m内的风速廓线方程和10m内的风沙流密度垂直分布曲线。将风沙对行车的影响具体化为风沙流对运行中车辆施加的荷载。(2)将风沙对行车的影响具体化为风沙流对行车产生的荷载作用,分为净风荷载和沙粒冲击荷载进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以风速廓线作为初始风速模拟列车周围空气流场,得出作用在列车上的净风荷载值。研究表明,净风荷载随风力等级或是列车行驶速度提高而增加;模拟四节编组动车组中,车辆由于外形和位置不同,第二节车辆和第四节车辆所受净风荷载较大。基于风沙流密度分布曲线计算列车所受沙粒冲击荷载,研究表明,同高度下8到12级风力时风级增加一级时,沙粒冲击压增大约50倍;11级以下风力时沙粒冲击压小于10-2Pa,与该风级下净风压相差7000倍以上;12级风力时沙粒冲击压小于0.335Pa,与净风压相差100倍以上。(3)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施加风沙荷载,研究不同参数组动力学指标变化趋势。以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为目标,对研究参数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为风向夹角>超高>运行速度>坡度。行车方向与风向相交角度应避免垂直,角度偏离垂直越多则安全性与舒适性评价指标降低越多,偏离超过45°即可降低50.8%的动力学指标数值;超高存在时避免风沙来流方向为曲线外侧,同时减少可能出现的最大超高并避免垂直交角,风沙流来流方向朝向曲线内侧,最不利情况下行车安全性指标降低8.6%;列车限速运行时,继续降低行驶速度使安全性指标波动幅度减小,波动中心位置不再降低;坡度增大或减小和顺逆方向的改变对行车安全性没有提升作用。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将代替传统火力发电成为主要能源。“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0.72亿千瓦左右。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出力超出系统调节范围,出现新能源弃电现象,并且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也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国新能源装机与负荷呈逆向分布,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条件不足,通
学术论文凝聚着学者们优秀的研究思想。但是在当前海量论文数据、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论文中隐藏的知识,为论文的检索增加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如何帮助科研人员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的学术论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术知识图谱结合推荐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随着谷歌公司将知识图谱用于检索,已出现很多优秀的学术知识图谱,如Ace KG等。但是这些大规模知识图谱多集中于通用和计算机领域。信息系统领域与计算机领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但可再生能源集中接入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比例接入改变了系统的网架结构和运行方式,其自身固有的波动性会显著增加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电网运行开展量化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考虑风场预测误差的电力系统静
随着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兴起,大量行业应用的需求推动了云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近些年云服务市场出现了很多功能十分相似,但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各不相同的云服务。QoS反映了服务的非功能特性,在服务高度同质化的现状下,基于QoS的云服务推荐技术被证明是进行筛选与评价云服务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云服务数量众多且调用昂贵,对于普通用户而言QoS信息是极度稀疏的,因此预测Qo
近年来,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快速发展,低压断路器作为输配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工作状态的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低压断路器的故障有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两种类型,本文主要对机械故障进行了模拟,并采集了不同机械故障的振动信号作为原始数据用来对断路器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首先,搭建了实验平台,基于平台的主要硬件边缘计算网关SK3000和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对故障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借助Pycharm软件对采集的信
雷害一直是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线路运行时,雷电天气会使得电力系统受到雷电波的侵害,造成绝缘子闪络,雷击断线等事故。据统计,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发生的跳闸事故中,雷击占据了60%以上,是引起线路跳闸的重要因素。并且多次雷击会导致断路器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再次被击穿,重新引燃断口间的电弧,造成重合闸过程开关二次击穿,线路重合失败,影响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
车站是设有一定数量配线的分界点,很多时候也是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瓶颈点,车站通过能力不足,会限制整条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成熟,中欧班列的数量与日俱增,对通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每个车站的作业量也迅猛增长,日益增长的列车进路和作业资源调度工作也对现行的车站作业组织发起了挑战。同时在作业组织过程中,产生的调度成本较高、设备损耗较严重等问题也愈发凸显。如何在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是研究供电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分析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城轨供电系统内部包含大量非线性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如PWM变流器、二极管整流机组等,为了精确模拟供电系统的暂态特性,本文主要对城轨供电系统的电磁暂态建模和电磁暂态算法深入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计算子系统的分段平均模型改进EMTP算法,并开发了可进行系统级城轨供电电磁暂态计算的仿真平台。在城轨供电系统电磁暂态建模方
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深入挖掘并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各因素属性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并揭示其耦合机理将是探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研究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设计和应用层面存在一定局限:普通串行模式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挖掘过程通常会产生大量候选项集,需要很大的运行内存来支撑,并不能针对海量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有效挖掘;与此同时,大多研究只关注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位关联规则,易
基于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转接板技术的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以下简称TSV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相比平面集成电路缩短了互连长度、降低了信号延迟,同时拥有较高的异质器件集成能力,有效解决了空间飞行器载荷有限带来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难题。然而,在空间单粒子效应的影响下,航天电子系统会发生随机故障甚至系统崩溃,对器件单粒子效应的研究对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