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犬自发性肿瘤是人类肿瘤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深入研究犬乳腺肿瘤的分子特征、基因表达以及治疗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许多细菌作为药物或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细菌疗法可能的原因有细菌本身的毒性作用、免疫系统的增强以及争夺营养。研究目的:探究变形杆菌属对犬乳腺肿瘤的肿瘤生长和肺脏转移的作用,并研究细菌能否调节免疫系统和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和转移的作用。方法:1.采用原代细胞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犬乳腺肿瘤细胞,通过透射电镜、核型分析、绘制生长曲线和计算增殖倍增时间、克隆形成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细胞免疫化学法(ICC)、小鼠成瘤模型的建立以及支原体的检测,对其特性进行鉴定。2.通过粘附性试验、生长抑制性试验和克隆形成试验评估奇异变形杆菌在体外对新建立的犬和其他种属的乳腺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增殖作用。制备荷瘤小鼠模型,探究细菌经尾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对肿瘤生长和自发性肺脏转移的作用以及细菌疗法的安全性。3.采用热水酚法提取细菌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荷瘤小鼠体内,评估LPS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最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HC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探究细菌发挥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的机制。结果:1.原代细胞培养获得一株稳定传代100代以上的细胞系,命名为CMT-7364,其原发肿瘤组织病理学结果诊断为导管乳头状癌,IHC结果表明该乳腺肿瘤为三阴性犬乳腺肿瘤,即雌激素(ER)、孕激素(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的表达为阴性;细胞形态学观察CMT-7364细胞呈上皮细胞特征;核型分析确定该细胞系来源于犬;IHC和ICC的结果显示该细胞系为三阴性乳腺肿瘤细胞系,且处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而异种移植肿瘤的表型与原发肿瘤是一致的;该细胞系既能在免疫缺陷的小鼠成瘤,也能在免疫健全的小鼠成瘤。2.奇异变形杆菌在体外发挥的是非特异性的溶细胞作用;在体内,该细菌菌株能靶向性聚集于肿瘤组织,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菌数量增加,并持续一段时间;21天治疗试验中发现该细菌能够抑制荷瘤小鼠的原发肿瘤生长以及自发性肺脏转移的产生,长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3.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的LPS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自发性肺脏转移没有任何显著的影响;ELISA试验显示细菌注射后能引起肿瘤局部短时的免疫反应;IHC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细菌注射后下调了两个缺氧标记物(即CAIX和HIF-la)的表达,这说明细菌调节了肿瘤缺氧微环境。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和鉴定了一株犬三阴性乳腺肿瘤细胞系,并能在免疫健全的小鼠成瘤。奇异变形杆菌在体外发挥非特异性的溶细胞作用,在体内能靶向分布于肿瘤组织,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自发性肺脏转移的形成。该细菌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局部的免疫反应和肿瘤缺氧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