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低渗透储层中多发育有复杂的裂缝,导致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将岩心驱替实验和平面可视化模型实验相结合,研究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阐述了裂缝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导致渗透率与孔隙度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裂缝导致应力敏感性变强,渗透率损害程度较高。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岩心的越流压力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较高围压下,越流现象更为明显;测试了裂缝性低渗透砂岩岩心的非线性渗流曲线,结果显示在较高围压下,非线性渗流特征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分析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油水相渗曲线特征,主要是两相流动区窄,残余油饱和度较高,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呈现凸向。对天然岩心进行了水驱油实验,分析了裂缝对水驱油渗流规律造成的不同的影响:裂缝引起注入水的水窜,导致最终采出程度较低;裂缝对最终采出程度影响较小,但导致见水时采出程度较低;裂缝对水驱油效果影响不大。在微观渗流模型尺寸小、透光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作了平面可视化模型,并提出了平面可视化模型实验测试方法。通过将一注一采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平面可视化模型实验的准确性。利用平面模型研究了裂缝对不同井网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菱形反九点法井网的注水开发效果比正方形反九点法井网的要好。对井网模型实施调整措施后,发现改为排状注水的开发效果最佳。建立了裂缝等效渗流模型,推导出了等效渗流模型稳态渗流的产能方程。应用产能方程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分析了裂缝宽度、裂缝长度和裂缝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