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氟的镧型树脂除去方法及HSA光散射检测法实验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镧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水中除氟.用硝酸镧溶液将007×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变为镧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中除氟及条件优化实验.镧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除氟及再生的优化条件是:d<,树脂>=0.315~0.600mm,t<,转型>=48h,T=298.1 6K(25℃),pH<,转型>=1~3,pH<,除氟>=4~10,V<,树脂>:V<,再生液>=1:6.利用氟与镧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镧离子作用生成氟化物除去水中氟;除氟后的树脂再用硝酸镧溶液浸泡再生,反复用于水中除氟.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与F<->结合,用共振Rayleigh散射光法进行水中氟的检测.研究了F<->与HSA作用的共振Rayleigh散射光谱,观测到加入F<->导致HSA的共振Rayleigh散射光有增强效应.368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峰最为灵敏,其强度强度与F<->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特征共振Rayleigh散射建立了一种检测痕量氟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损伤也越发常见。尤其是放射治疗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尽管放疗的技术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不少并发症。值得一提的是,人们
目的:了解合肥市西市区妊娠结局分布状况以及相关因素,探讨孕期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了解高危新生儿婴儿期心理发育状况,为减少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
目的:全面了解新疆地区 HIV/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干预研究收集基线资料,对HIV/AIDS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初步探讨营养干预对HIV/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免疫功能、血液生化指
目的:肝外胆管癌是一种罕见但却致命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上海市区胆道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但其危险因素所知甚少,该次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危险因素.方法:该次研究是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样品前处理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分析化学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
从超短高斯脉冲光束出发,根据复宗量厄米函数的性质,用理论解析推导的方法,给出了一组新的超短脉冲光束的解析解,称为超短复宗量厄米高斯脉冲光束.此脉冲光束解的每个频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