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脑损伤在法医鉴定和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及交通的飞速发展,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器官,一旦发生脑损伤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病症且预后不良,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损伤之一,脑损伤后的时间推断也是法医鉴定工作中的难点,因而脑损伤后的愈合修复过程和损伤时间的推断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挫伤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观测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p35和p25的表达变化规律,为脑损伤后的愈合修复过程研究和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体重280~310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将其随机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0h组、6h组、12h组、24h组、3d组、5d组、7d组、10d组)。实验组采用吴旭等研制的大鼠局灶性脑挫伤模型制作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挫伤模型。将大鼠乙醚诱导麻醉后称重,4%水合氯醛(30mg/kg)腹腔注射麻醉,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头部正中切开颅皮,于人字缝前2mm,矢状缝旁2mm处钻一直径5mm的圆形骨窗,保持硬脑膜完整。用30g重锤从25cm高处落下,打击暴露的脑组织。假手术组以相同方法钻骨窗,但不进行打击。术后动物分笼饲养,保持垫料清洁及空气通畅。分别于术后0h、6h、12h、24h、3d、5d、7d、10d将大鼠乙醚麻醉后脱颈椎处死,手术取出脑组织,沿冠状方向将挫伤区脑组织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蜡块,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一份脑组织提取蛋白,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的方法取相同部位的脑组织作为对照。免疫组化照片以Image 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实验以标准分子量Maker作标识,在20kD~40kD之间为目标阳性谱带,以平均灰度值分析各时间段条带的大小和浓淡。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应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可见较多阳性表达细胞,神经元内p35表达较多,阳性染色较深。实验组中,脑挫伤0h组,p35表达降低,阳性染色变浅;伤后6h组、12h组阳性细胞数减少,p35表达继续降低,并于12h组降至最低;伤后24h组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p35表达增强;伤后3d组至10d组阳性细胞数持续增多,伤后5d组p35染色较深,基本与正常组一致。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神经元中有较多p35蛋白表达,仅有少量p25蛋白。实验组中,脑挫伤后0h组p35表达下降,p25蛋白量升高;6h组p35蛋白表达继续下降,而p25蛋白量达到高峰;12h组p35蛋白表达降至最低,p25蛋白量出现下降;24h组p35蛋白表达升高,p25蛋白量继续下降出现一次低峰;3d组和5d组p35蛋白表达持续升高,伤后5d组p35蛋白基本恢复正常表达量,而p25蛋白量再次升高并于5d组出现第二次高峰;7d组、10d组p35蛋白正常表达量,p25蛋白量再次下降。p35蛋白和p25蛋白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表达规律。
结论:
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中表达较多p35蛋白和少量p25蛋白
2.p35蛋白随挫伤时间的延长表达降低,并于12h达到低峰,随后表达逐渐增加,5d基本恢复正常表达量,呈现单峰变化。
3.p25随挫伤时间延长蛋白量升高,并于6h出现高峰,随后蛋白量逐渐降低,24h达到低峰,之后p25蛋白量再次升高,并于5d出现第二次高峰,随后p25蛋白量逐渐降低,呈现双峰变化。
4.p35和p25表达呈现不同的时间表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