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d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鼓励出口,降低出口收汇风险和解决出口商融资困难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独家经营10几年来,保费收入和渗透率都不断增长,为保障出口企业的经营稳定性,拉动我国出口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也出现了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本文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供对策。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且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章阐述出口信用保险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种类、特点等,介绍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理论,包括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承保的风险、费率厘定和经营模式。第三章回顾了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发展现状,并利用相关案例、数据、经济学理论重点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出口企业缺乏投保意识;出口信用保险单存在不利于被保险人的条款;短期险保费费率过高,短期险市场无效率;缺乏针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专门立法。针对这些问题,借鉴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当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包括: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投保意识;重置出口信用保险保单不平等条款,尊重被保险人利益;全面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建立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法律制度。
其他文献
针对红外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较弱且变化范围大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16位A/D转换器CS5521的可编程红外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方法。 In view of the weak output signal of infra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水资
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网络企业上市、并购、融资等经济行为不断出现
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各国政府都广泛运用各种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节,税收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用、最有效的收入调控手段,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主要问题在于收入差距过大,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此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