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心指标集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Core Outcome Measures in Effectiveness Trials,COMET)”工作组发布的核心指标集报告和研制规范,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医药治疗COPD疗效评价指标多而复杂、指标差异大、不合理不规范、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根据COPD的不同分期(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和中医药对疾病不同阶段治疗的优势,开展COPD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形成中医药治疗COPD核心指标集,规范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为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如何选择结局指标时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慢阻肺中医药结局指标条目池的构建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Sino Med)、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检索使用中医药干预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对于不同分期结局指标各有侧重的问题,将对COPD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分开进行分析整理。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医生和患者注重的结局指标,通过整合规范,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局指标条目池。第二部分:慢阻肺中医药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形成根据整合规范后的指标条目池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共进行两轮德尔菲调查,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或者网络平台方式将电子问卷发送给专家,邀请相关专家对指标进行打分,工作组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保留重要性“≥70%”(即≥4分评分所占的百分比)的指标,再选取专家建议新增的指标,形成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再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工作组再对指标进行“关键性”排序,选出进入专家共识会议的指标,最后,召开专家共识会议,专家在会议上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并充分讨论,最终形成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心指标集。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993个RCT研究,其中急性加重期536篇,稳定期457篇,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共获得16项临床试验注册研究。邀请了59位临床医生和20位COPD患者提供他们认为的重要结局指标。经过整理后形成初始指标条目清单,共88个指标,其中有40个急性加重期指标和48个稳定期指标,将初始指标条目清单中的指标纳入到第一轮德尔菲调查中,德尔菲调查邀请了临床医生(中医医生、西医医生、中西医结合医生)、方法学专家、期刊编辑、行政管理者和药企代表对COPD结局指标进行打分,经过专家评分以及通过开放式问题专家建议稳定期增加门诊就诊次数指标,最后,急性加重期有29个结局指标,稳定期有35个结局指标进入第二轮德尔菲调查,再次经过专家打分,最后确定急性加重期19个,稳定期28个,共计47个指标进入最后的共识会议。共识会议最终达成的指标涵盖了中医病证、理化检查、症状体征、远期预后、经济学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达成了6个急性加重期指标,分别为呼吸困难、炎症指标、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和急性发作持续时间,同时推荐了炎症指标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肺通气功能子指标:FEV1/FVC、FEV1%,血气分析子指标:Pa O2、Pa CO2,呼吸困难子指标:m MRC评分;达成了5个稳定期指标,分别为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次数、成本效果比(C/E)和不良反应,同时推荐了生活质量子指标:BODE指数(体重BMI、FEV1%、m 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局指标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结局指标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种类繁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文献系统回顾,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调查问卷形成初始指标条目清单,经过两轮德尔菲调查和一次专家共识会议,最后形成了基于临床分期的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心指标集,其中急性加重期有6个,分别为呼吸困难、炎症指标、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和急性发作持续时间;稳定期有5个,分别为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次数、成本效果比(C/E)和不良反应,达成共识的指标很好的体现了COPD评价的一般准则和中医干预的特点,有效提高COPD临床研究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研究浪费。
其他文献
乡村社会代际关系的研究有代际交换和代际均衡视角,均在费孝通“反馈模式”之内。看似关注两代人的代际关系研究实则着重关照的是青年一代,年老一代的视角被忽略。“搭伙”成为农村丧偶初老老人的重要选择之一,对搭伙行动的分析体现着乡土社会中代际关系的新变迁。剥离与一体成为当代乡村社会代际关系的新特点。孙子女不再需要专人照看成为祖辈责任伦理的新标志,也成为祖辈搭伙关系建立的前提。类家庭组织的建立是搭伙关系形成的
<正>大专教师基层顶岗是促进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通过教师顶岗,也能进一步明确大专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笔者在这一制度要求下,前往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践工作。在顶岗过程中,笔者的基层教学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了顶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简要梳理了笔者在顶岗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并为之后的顶岗工作提出自己的实施建议。
期刊
本试验以‘大红袍’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蘸根处理对茄子幼苗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定植期该微生物菌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蘸根(CK1)及清水蘸根(CK2)、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稀释300倍(T1)、400倍(T2)、500倍(T3)、600倍(T4)、1000倍液(T5)]蘸根。结果表明,随蘸根微生物菌剂稀释倍数增加,茄子幼苗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近年来,苏州“江南文化”体验型酒店迎合了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发展势头较好,目前苏州这一类型酒店数量较多,但发展质量参差不齐。本研究从消费者满意度视角出发,在挖掘江南文化内涵基础上,构建“江南文化”体验型酒店评价指标体系,基于IPA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调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江南文化”体验型酒店的建筑装饰、特色餐饮、客房设施等感知较好,对员工服饰、特色商品、特色体验活动等方面满意度较低,
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染发剂的管理情况,并与欧盟的染发剂收录情况进行比对,为我国染发剂的管理及染发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将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已收录的禁用及准用染发剂与《欧盟化妆品法规(EC)》No. 1223/2009中染发剂的收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染发剂管理情况与欧盟存在差异。建议结合我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必要时对我国染发剂管理及限制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为满足居民既要茄子产量高、又要茄子品质好的消费需求,云南省昆明市特于2021年引进了7个茄子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昆茄一号”为对照,进行了茄子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21年引进的7个茄子新品种在昆明市进行种植,7个茄子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表现均较好,昆明市农户可依据消费者需求选择品种进行种植。
以浙江金华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采集隧道现场点云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隧道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三角网格法实现隧道实际开挖轮廓三维曲面模型重建,从而与设计三维曲面模型进行对比,实现超欠挖分析;以隧道K31+325—K31+335为工程试验段进行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对超欠挖检测有效性进行验证,同时对隧道整体超欠挖状况、超欠挖值、超欠挖面积以及超欠挖体积进行评价。
地铁隧道作为地下超长线状工程,其结构安全性是地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健康检测及安全性评估工作必不可少。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高效、科学的监控手段,解决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本文依托某城市地铁结构监测期间隧道出现上浮的情况为背景,运用地质雷达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的方法,详细对该隧道结构进行了检测,并通过Midas软件建模计算极限承载力,最后对结构安全性做出评估。结果表明:某城市地铁区间
教师资源的优质均衡配置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构建出学前教育师资配置的指标体系,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配置水平进行排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空间分析软件(GeoDa)探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师资配置指标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配置水平
为了探究茄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基因间互作的遗传模型,为茄子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圆茄“茄27”自交系为母本,紫长茄“茄31”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F1杂交组合,分别进行自交、回交,构建了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研究了茄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茄子单株产量受1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单株结果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