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量测试法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IS作为电力系统中运行的重要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GIS的故障率一般只有常规设备的20%-40%,但由于GIS是全封闭组合电力设备,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后果比分离式敞开设备严重的多,其故障修复尤为复杂,有时候需要两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修复,且其停电范围大,常涉及非故障元件。因此,从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而言对GIS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研究十分必要。一方面,对GIS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其缺陷的形成机理等进行研究,对GIS绝缘状态检测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研究检测GIS局部放电的方法,探究模式识别技术,特别是能用于在线监测的测量方法,这都有利于实现状态维修,具有较高的工程实际意义。  GIS局放缺陷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电脉冲检测法、气相色谱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电磁波检测法、光检测法等多种检测手段,相对于脉冲电流检测法、超高频检测法等电测法,超声检测法具有受电气干扰小以及它在缺陷定位上的特点,尤其由于声-电转换器效率的提高和电子放大技术的发展,在检测大电容量电器的绝缘检测时,其灵敏度甚至高于电脉冲法。  本项目针对GIS中固定突起、自由金属微粒、导体间电气接触不良等引起局部放电常见缺陷,制作了GIS多种典型缺陷模型,从不同尺寸、材质、模型内SF6气压、模型外施电压等方面对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情况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缺陷局部放电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超声检测法和脉冲电流法的GIS现场检测系统,将检测系统和数字化测量相结合,对GIS典型缺陷引发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的模式进行识别,基本解决了使用超声法检测判断GIS是否存在局部放电这一问题,为现场检测GIS状态提供了决策依据。  本项目还研制了超声信号后处理系统,可针对江苏省内使用的 GIS超声检测设备记录到的信号进行后处理,提取各种特征信息,深入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得到了GIS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的超高频和超声信号PRPD谱图,建立了典型缺陷特征指纹库,为GIS设备绝缘状态进行准确判断提供依据。  根据项目研究获得的GIS典型缺陷的放电特征信息,在对省内电力系统GIS进行绝缘状态普查时发现了多处异常点,并实现了缺陷定位,为检修工作提供了指导,编写了《江苏省电力公司GIS局部放电超声检测设备使用导则》。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各级电网开展GIS局放测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切实提升了GIS局放缺陷的发现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因 GIS绝缘程度降低或其他一些损失导致的设备故障情况,保障电网可靠持续供电。
其他文献
大型火电基地经串联补偿线路的大规模远距离输电是目前最经济的输电方式,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型火电机组与串联补偿输电线路交互作用导致的次同步振荡,严重威胁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以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开放十年积累的经验,探讨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管理模式.方法:对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十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开放项目”管理部门由国
电能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其生产与使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电机在机电能量转换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因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性能优越等优点获得了
材料的微小变形、损伤以及缺陷所导致材料的失效行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微尺度的力学行为的关注。由于纳米压入/划入测试具备较高的载荷和位移分辨率,而发展成材料在微尺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金融、公共安全等众多场合。随着计算机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与能力的不断加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据国际相关能源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期,全球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缺口越来越大。电力的短缺带动了电力建设的发展。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对电力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电力建设公司承担着重庆电网大部分
三相异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三相异步电机启动时产生的巨大的电流对国家电网和电机的寿命都有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基于RX210单片机的三
按照RB/T 214和CNAS CL01要求,并根据煤炭发热量测定的人员、环境、样品和仪器等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和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确保了发热量测定结果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