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动脉脉搏波形法连续心排血量监测(APCO)指导颅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容量管理,旨在探讨APCO监测用于评价颅脑肿瘤患者容量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脑肿瘤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和APCO组(A组),每组各20例。C组根据常规监测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调节液体输注速率;A组应用APCO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博量、每博量变异度),并维持心脏指数>2.5L/min/m2和每博量变异度<13%,调节液体输注速率。记录两组在麻醉诱导后(T1)、脑肿瘤切除时(T2)、术毕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参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浓度;记录A组三个时点的心脏指数和每博量变异度,并计算A组三个时点的氧供指数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和术中输液总量。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同时点的每博量变异度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毕时心脏指数和氧供指数有所增加(P<0.05)。2.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气分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尿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术中输液总量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1.通过两种监测指导的颅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容量管理的血流动力学均是平稳的,且应用APCO可以获得丰富而全面的监测指标。2.两组患者的组织氧合和微循环灌注是充足的。3.应用APCO监测指导的液体治疗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