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中医病因病机,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出发,运用针灸联合辨证中药外洗来指导治疗及观察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丰富中医药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副反应的方法,探索针灸、中药外洗治疗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循证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合格病例50例,对照组以和血通痹方外洗治疗,治疗组亦以主方相同的中药外洗,另加针灸隔日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血分析、血清钙镁离子浓度,肝肾功能,综合评价针灸加中药外洗治疗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证型分布以气血亏虚(占36%)、阳虚寒凝(占34%)型多见,其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伴四肢麻木或疼痛,末梢尤为明显。且神经毒性多以Ⅰ级毒性为主。2、针灸联合中药外洗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神经毒性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外洗(P<0.5),但二者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治愈率均较低(分别为13%:0、21.7%:7.4%、30.4%:11.1%);而在第7天,第14天针灸联合中药外洗疗效等同于单纯中药外洗(P>0.5),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明显提高。3、外周神经毒性疗效上,单纯中药外洗或针灸联合中药外洗气血亏虚证、阳虚寒凝证疗效均优于痰湿阻滞证及阴虚血热证(P<0.5)。4、中药外洗及针灸对化疗后患者KPS评分变化的短期作用优势不明显(P>0.5)。5、针灸联合中药外洗可改善临床证候积分(P<0.5)。6、治疗前后中药外洗及针灸对血清钙镁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P>0.5)。结论1、化疗所致神经毒性多以Ⅰ级毒性为主;在证型分布上以气血亏虚证、阳虚寒凝证为多,证型分布佐证了外周神经毒性患者正气虚弱,血瘀脉络的病机,和血通痹方、针灸治疗的可行性。2、本外洗方辨证加减及针灸治疗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疗效确定,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神经毒性症状;气血亏虚证及阳虚寒凝证这两种疗效明显优于其他证型;针灸联合中药外洗可改善患者证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