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目前固定频率的静态频谱分配政策造成频谱利用率非常低下。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无线频谱紧缺,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将认知无线电和OFDM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OFDM技术的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分配和频谱共享模型,提高了通信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了基于OFDM技术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其次,分别分析了能量检测、匹配滤波检测和循环平稳特征检测三种频谱检测技术。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对单用户能量检测进行了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并在认知网络中提出了通过多用户协作方式改善能量检测系统性能,进一步提高认知用户检测的可靠性。再次,介绍了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的分类,提出了基于OFDM技术的单用户动态频谱分配模型,重点研究了在固定认知用户发射功率基础上最大化系统容量的贪婪算法以及改进的分组贪婪算法。仿真表明:贪婪算法减小了系统的计算量,并且保证子载波分配的比特是整数;固定子载波分组算法在较小的降低系统容量基础上大大简化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自适应分组算法在有效减少系统迭代次数的同时放宽了子载波分组的门限范围,优化了系统性能。最后,研究了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共享的实现步骤,提出了基于OFDM技术的多用户动态频谱共享模型。依据在固定认知用户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最小化认知用户发射功率的原则对Wong算法、二次分配算法和基于时间接入的分时频谱共享算法进行了研究。仿真表明:二次分配算法有效的降低了Wong算法的复杂度,分时接入频谱共享算法能够改善信道增益差用户的通信性能,体现了系统公平性原则,并且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此外,本文介绍了频谱切换定义和频谱切换算法,实现了频谱切换的灵活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网络的带宽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光网络凭借其出色的高带宽、低延迟,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的最佳选择,成为了学术
并行处理是在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交叉学科技术,为解决大规模科学计算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在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期刊
本文设计了一套可以实时采集消防队员运动状态和消防现场热像信息的综合信息采集系统,通过该系统指挥员不仅可以了解前线消防队员的生命状态和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无线图像传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资源也日趋丰富,如何快速有效地从海量的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图像,是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用户在检索图像
期刊
Massive MIMO系统通过在基站端配置超大规模天线阵列,能够在充分利用空间自由度的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有望在不增加额外系统发送功率及带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
网络计算的一个根本目标是使得人们和周围环境进行尽量有效的交互,位置是物理世界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人们和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结合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移动通信需求的增长,异构网络融合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移动自组织网络因其具有无需网络基础设施、可快速组织以及系统抗毁性强等优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质谱仪逐渐成为月球资源探测等航空、航天领域中必备的科学仪器之一。本文根据课题要求,从小型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出发,设计了一套配合其工作的软硬件系统。本文按功能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质谱仪供电二次电源设计、离子源灯丝电流源设计、月壤加热和温度控制以及取样臂掘取月壤控制系统设计。整个小型质谱仪系统的电源只有来自月球探测平台的24V电压输入,因此需要设计质谱仪正常工作时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