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动物往往选择占领资源丰富的区域作为其活动的领地,以确保生存和繁殖。然而,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适于生存的地段是非常有限的,且同种个体对资源的需求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使得个体间常常会为守护或争夺领地资源产生剧烈竞争行为。不论是恐吓鸣叫,或是竞争驱逐,或是发生肢体接触式争斗等竞争方式,都会造成竞争双方的能量损失以及资源浪费。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不仅与觅食环境、食物资源以及环境中的捕食风险密切相关,还与具有竞争行为的其他个体紧密相关。动物在觅食过程中,进入存在领地占有者或存有占有者尿液和粪便等分泌物气味的觅食区域时,领地占有者和入侵者双方的觅食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变异,对摄入率造成何种影响?在自然界中,同种和异种个体间的激烈竞争以及捕食者的存在,常常会引起领主的频繁易位,使之成为所有个体为之角逐和争夺的公地。当同种竞争个体同时在公地中觅食时,参与竞争的个体的觅食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摄入率发生巨大的变动?在新鲜马唐叶片构建的均质密集食物斑块上,通过测定东方田鼠在食物斑块上的觅食行为序列过程以及行为参数,检验领地或公地上的竞争引起的各类行为动作发生的序列、频次以及对摄入率的影响,以期揭示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东方田鼠在竞争有限食物资源以及领地空间方面的进化行为学适应性意义。结果发现(1)东方田鼠在存有自身粪便和尿液等巢垫物气味的环境中觅食能显著地缩短个体的觅食决定时间和觅食中断时间比例,进而增大其摄入率;而非自身粪便和尿液等分泌物气味则能显著地延长个体的觅食决定时间和增大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引致摄入率的降低。检测东方田鼠各警觉行为动作参数发现,自身粪便和尿液等分泌物气味使得个体的嗅闻动作时间比例显著地减少,而一般扫视动作时间比例则显著地增加;与此相异的是,非自身粪便和尿液等分泌物气味则造成个体的嗅闻、一般扫视动作和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均显著地增高。结果充分说明,东方田鼠自身和非自身的粪便和尿液等分泌物气味均能使得个体的觅食行为参数发生变异,使其觅食中断时间发生改变,进而引致其摄入率发生动态变化。(2)东方田鼠个体在领地发生竞争遭遇时,领地占有者的觅食决定时间显著地缩短,但入侵者的觅食中断时间则显著地延长;尽管领地占有者和入侵者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均显著地增加,导致其摄入率均显著地降低,但领地占有者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却显著地低于入侵者,致使其摄入率则显著地高于入侵者的。分析个体觅食活动中的各警觉行为参数动态变化,发现,与空白对照组单只个体相比较,尽管领地占有者和领地入侵者的嗅闻动作时间比例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个体,盯视动作时间比例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个体,但领地入侵者的嗅闻动作和盯视动作时间比例则均显著地高于领地占有者的。结果充分说明,领地内的竞争造成领地占有者和入侵者的各警觉行为动作参数发生变异,觅食中断时间延长,摄入率降低,但领地占有者的盯视和嗅闻动作时间比例显著地低于入侵者,使得其觅食中断时间显著地低于入侵者的,摄入率则显著地高于入侵者的。结果揭示,领地占有者在领地内与入侵者发生竞争遭遇时,具有竞争优势。(3)东方田鼠公地竞争存在三个层级,三个层级上的觅食行为迥然不同。与空白对照组雌、雄个体相比较,公地竞争第一层级雌、雄个体的摄入率显著地增加;而第二层级,雌、雄个体的摄入率显著地降低,但在第三层级,雌、雄个体的摄入率无显著地变动。分析造成摄入率变动的觅食行为参数—觅食中断时间,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雌、雄个体,第一层级雌、雄个体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显著地降低,与之相反,第二层级雌、雄个体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则显著地降低,而第三层级,雌、雄个体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却无显著地变动。分析造成觅食中断的各警觉行为动作,结果发现,东方田鼠在公地竞争的三个不同层级,其各警觉行为动作的分配时间迥然不同,处理组第一层级雌、雄个体的嗅闻、直立扫视和静听动作和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均分别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雌雄个体,但其一般扫视和盯视动作时间比例则分别与对照组雌、雄个体差异不显著;处理组第二层级雌、雄个体的嗅闻、一般扫视、盯视和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均分别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个体,但直立扫视动作时间比例则分别与对照组雌、雄个体差异不显著;与之相异的是,处理组第三层级层级雌、雄个体的嗅闻、一般扫视、直立扫视、盯视和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分别均与对照组雌雄个体无显著地差异。结果充分说明,公地竞争的第一个层级,为了暂时获取最大的可利用性资源,以满足当前生存适合度最大化,个体将更多的时间花费觅食上,缩短因警觉造成的觅食中断时间,引致其摄入率增加;第二个层级,个体因对食物资源以及空间资源进行打斗争夺,个体消耗了过多的警觉时间,造成觅食中断时间增多,使其摄入率下降,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第三个层级,公地区域的主人逐渐确立,竞争争夺达到平衡状态,使得公地占有者个体的摄入率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