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地是林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使用林地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林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既是用地单位填报使用林地数据的必备材料,又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林地的重要依据,发挥着基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没有林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没有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林地的科学保护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林地管理特别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管理上,广东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管理水平总体较高,基本建立起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自2008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其中2008—2010年下达广东省年均征占用林地定额为7000hm2,2011—2020年下达广东省征占用林地定额总量为60652hm2,年均6065.2hm2,较2008-2010年的年均7000hm2少了将近1000hm2。随着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交通大会战、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城市扩容提质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以来,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对林地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加上国家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且使用林地成本远远低于使用耕地等其他地类成本,用地越来越向林地倾斜,林地管理特别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管理的压力不断增加,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研究在深入研究广东省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管理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基本情况,阐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期、新形势下广东省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对林地的要求,指出现阶段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成果报告内容不够完整、成果数据时效性不够强、过度依赖档案数据和遥感卫片数据、未能区别不同项目提出有针对性的结论、未能客观反映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未能详细分析项目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生态红线情况等,提出了适合广东省时代发展要求,能切实提高可行性报告成果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成果报告内容齐备;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成果数据时效性;认真开展调查,确保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区别项目类型,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研究结论;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加强规划衔接,详细分析项目符合有关林业规划情况等,在最大限度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建设对林地需求的同时,也加强区域林地保护管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其他文献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单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
对教师的激励是激发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管理方式,当前,在一些学校管理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奖励不当的现象。这需要学校管理者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激励
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生态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独立学院特色,提出只有制定生态制度,创建生态文化,明确馆员生态服务理念,保证文献资源的生态管理,才能形成良性
在国际工程EPC项目中,总承包商除面临项目所在国政治、经济、自然、法律以及社会环境等风险以外,还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主要风险。相对于传统DBB模式、EPC模式,总承包商的
当前,手机通话语音已成为司法语音鉴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语音形式。本研究从手机通信系统的信道特点出发,分析手机通话语音的声谱特点和共振峰频率变化等情况;同时还比较了不
耶稣会士艾儒略1637年译著的《圣梦歌》,长久以来并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台湾学者李奭学先生的《中译第一首“英”诗——艾儒略<圣梦歌>初探》一文是研究《圣梦歌》的奠基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增长,在当前大数据的环境下,教育领域也必须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潮流。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拓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全球性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有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纵观国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