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多民族格局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所具有的社会特征,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与支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单一制国家中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重要政治制度,它承载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双重特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有的自治权力和民族权力,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群体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立法权,首先它是民族区域自治权延伸的自治立法权,其次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的地方立法权。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颁布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法规和地方法规,充分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然而,自治条例的欠缺,单行条例制定的数量少,地方性法规缺乏技术含量等诸多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立法制定方面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是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限的行政化取向,是利益多元化社会中的立法价值缺失。本文试图从法哲学的角度,结合民族法、宪法领域的法学相关理论,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这个主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立法为实证,总结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行使的具体问题。在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的理论渊源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社会和发展过程中的立法和立法权行使的诸多问题和面临挑战。论文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认定和实施,首先应当处理好中央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限划分问题,在确立主体与客体(立法者与立法权)的法律规范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自治性两大价值原则。在保证地域稳定的前提下,整合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取向,在适应市场经济和转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平等、法治、人权等立法价值,保障少数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权和立法权,这才是寻求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正> 一九五六年第三期"考古学报"刊登了金毓黻先生的"辽国驸马赠卫国王墓志铭考证"一文,我们阅读后觉得获益良多。首先,这篇文章补充和丰富了郑绍宗同志执笔的"赤峰县大营子
期刊
本刊讯2019年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表示,将通过三大举措实现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今年全国两
中药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构建了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本文根据铰削机理对圆锥螺旋铰刀的结构参数和几何参数作了分析,进行了优化设计。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运用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人类步入信息社会。政府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政府的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但与此同时,公民却面临着个人
行为保全制度是民事保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禁止令状制度,这一制度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中均有规定,是民事诉讼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
警察盘查是法律赋予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中的一项重要的权能,能否正确行使,行使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及整个社会的安定。虽然我们国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将会对传统中药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文章从构建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理论联系实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又是三大攻坚战之首。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市委九届四次全
报纸
高职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目前该专业的就业定位与就业市场现实状况有些不吻合之处。资产管理工作岗位是符合毕业生能力的岗位,而资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