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艺术自身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风格、样式、创作方法和主题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片断化、多样性和包容性。艺术通过不停地对社会既有平衡做出挑战,促使自身走向一个无法预估的创造性扩展场域。过去20年来,景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学术和实践领域重新对景观概念的潜在能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以景观为核心,对当代艺术进行重新阅读、思考并努力建构新思想和新方法。以景观为透镜探视新艺术的面貌和意义;同时景观又作为载体,使今天的艺术得以系统地建构和扩展。这表明了景观、城市、艺术等相关领域的可能性交融:都市景观替代空间成为艺术领域拓展的一个富有崭新意义的分支。它有待形成一个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景观为主题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当代艺术在现实层面展开方法论的探讨。本文写作首要目的是在对景观理论辨析的同时兼顾探讨理论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促进新思路并推进知识的整合应用;其次将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链接理论与方法,揭示景观作为模式、方法和策略在都市实践中的适用性。鉴于城市景观建设在视觉质量的意义转型,当代景观的学科建设迫在眉睫,促使景观主流审美机制系统化研究同时培育和引导公众的审美趣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为九个部分: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状态;第一章对景观进行历史性描述并表明本文中景观的核心概念;第二章针对工业化和都市化问题,论述景观内涵的拓展和艺术扩展场域之关系;第三章论述了当代景观与艺术内涵和外延的整体性拓展;第四章从身体理论出发丰富景观内涵,展开论述多种身体感知的艺术体验;第五章着重从场所理论理解社会文化景观并展开相关艺术实践分析;第六章从人文生态视角讨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艺术案例论证其背后的思想;第七章论述景观面对科技新境遇,以生活世界的生机为目标实现科技、艺术和景观的融合;结论总结了景观作为人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思维和表达,支持一种走向景观的艺术阶段性拓展信念。